第十二話天下人 豐臣秀吉(1 / 1)

織田信長之死震驚天下。快馬所到之處,各路諸侯,甚至織田家各路軍團長驚詫歸驚詫,但都沒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反而努力使本能寺之變這一既成事實給自己帶來最大利益!

由於堺港離京都極近,6月2日清晨,還在堺港流連忘返的德川家康一行最早得到如晴空霹靂般的噩耗。逢此織田家大變,領內一片混亂,駐守各地的家臣敵友不明。而這時德川家康幾乎是孤身一人在外,如果落入任何一個懷有敵意的人手裏,那殺死家康就如同踩死一隻螞蟻。弄不好,德川家康就要變成本能寺裏的織田信長之二了,辛苦經營半輩子的三河藩國也將輕易落入他人之手。二話不說,德川家康一行趕緊計劃逃離這是非之地!當天,德川家康便離開堺港,穿越和泉,河內,伊賀三國,渡過伊勢灣,終於狼狽逃回三河。據說家康得到伊賀忍者的首領服部正成的護送,幸而一路有驚無險。但同行的武田家降臣穴山梅雪就沒有如此幸運了。在木津川河畔,穴山梅雪遭到當地住民的襲擊,戰死。(亦有說是被德川家康謀害的。)若幹年後,德川家康回憶起這次大逃亡,仍是心有餘悸,稱乃是其人生最危難的一刻。

但德川家康亦不愧久經風浪的老江湖。剛逃回老家,就打起了因織田信長新喪而失控的甲斐信濃兩國的主意。此時本能寺之變的消息也傳到剛被征服的前武田家領地,許多仍忠於武田家的地方豪強趁機作亂。織田家留守甲斐的大將河尻秀隆死於亂軍之中,信濃守將森長可逃回美濃。甲斐信濃都陷入無政府狀態。聞訊而來的德川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彈壓了各地叛亂,控製了此兩國。德川家遂成關東第一大名,勢力大大超過當年顯赫一時的武田家。

相模藩國的北條家也很快得知了信長的死訊,立刻與織田家翻臉。北條軍迅速動員了近6萬人馬,殺向織田家駐守在上野藩國廄橋城的瀧川一益。可憐的瀧川一益此時才治理上野3個月,手下僅有疲弱兵卒2萬。6月16日,雙方大戰於金窪。北條軍稍退,瀧川一益趁勢追入武藏藩國。6月19日,雙方再戰於神流川。北條軍繼續誘敵深入,瀧川軍隊伍越拉越長。此時北條軍忽然全軍反攻,在優勢兵力的打擊下,瀧川軍全線崩潰,4000多人戰死。瀧川一益被迫放棄整個上野藩國,狼狽逃回領國伊勢。自此一敗,有織田四天王之一之稱的瀧川一益在織田家被踢出權力中心,再也抬不起頭來。而北條家奪得上野,並部分信濃,大有與上杉家,德川家鼎足關東之勢。

本能寺之變當天,北陸軍團的柴田勝家正在奮力攻打越後藩國上杉家的魚津城。聞得事變,柴田軍趕緊撤軍,但上杉軍在後緊追不舍,大大拖住了柴田勝家進京平亂的後腿。

準備第二天就出兵四國島的織田信孝丹羽長秀隻得打消計劃,準備進京平亂。半道上,織田信孝指使丹羽長秀刺殺了同行的堂兄弟,明智光秀的女婿,津田信澄,傳首堺港。(津田信澄是織田信行之子。信孝大有乃父之風!)而逃過一劫的長宗我部元親也緩過神來,加快了統一四國島的腳步。

叛臣明智光秀也沒停下來休息,反而馬不停蹄地尋找盟友,對抗即將開到的織田家各路討伐軍。光秀首先想到的是兒女親家細川藤孝和老朋友筒井順慶。細川藤孝之子細川忠興娶了光秀的三女,而筒井順慶和光秀一直是莫逆之交。不料兩位老友一聽說光秀謀逆,殺了信長,都不約而同對光秀切齒痛恨。細川藤孝把自己的頭發剃了出家,以悼念信長之橫死。衝動的細川忠興還把光秀的女兒打入冷宮,囚禁了起來。得不到此兩家支持,明智光秀陷入了孤立無援,四麵皆敵的困境,並最終悲慘地導致其兵敗身死。

各路諸侯雖然都忙著亂中取利,但相比之下,西征中國的羽柴秀吉反應敏捷,決斷準確,行動迅速,為各路諸侯之最。得到信長死訊後,秀吉僅用3天便從遙遠的前線,趕回後方基地姬路城,並迅速進兵京都,與明智光秀軍交鋒,立下平叛最大功。羽柴秀吉憑著這記漂亮的“閃電戰”,傲視群雄,最終成為新的天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