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身世之謎(1 / 2)

李宣笑吟吟地望著徐鳴帶著徐研和徐家夫人離去,這才慢慢轉過身來,望著門口的三個人。

蕭萬長麵色激動,眼睛直直地望著李宣。而蕭夫人全身顫抖著,一副想要撲過來卻拚命控製住的模樣。蕭月,清麗依舊,目光低垂,隱隱透射出些許落寞和蒼涼之色。

李宣歎息一聲。他沒有想到,絕對是沒有想到,蕭萬長夫妻居然是“李宣”的生身父母。那封密函是李宣母親留給他的,上麵以懺悔的語氣詳細向李宣講述了這一驚天大秘密。

李宣之父與蕭萬長在沒做官之前就是從小玩大的兄弟,後來,兩人一起中了進士,都放了外官。一個去了河南,一個去了涼州。兩人雖然在外地做官,但兩人的媳婦卻留在了金陵,每日裏來往甚密,幾乎可以說是親如姐妹。

不久,李夫人與蕭夫人幾乎是一起懷孕。但李夫人卻被醫者告知,她患有先天疾患,不宜生育,強行生育就會有生命危險。但李宣之父是一脈單傳,為了給李家留後,李夫人將病情隱瞞了下來。

兩位夫人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為了相互有個照應,蕭萬長從外地捎信回來,讓蕭夫人住到李家去。

就這樣,臨產的那一段日子,蕭夫人住到了李家。巧合的是,兩人同時進入了待產,分別在兩所屋子裏接受接生婆的“手術”。李夫人費勁千辛萬苦,差點沒把性命搭上,卻隻生了一個女兒。而她女兒呱呱落地的時候,蕭夫人還在產床上痛得死去活來。

李夫人望著眼前這個丫頭,心頭失望之極。她是一個很妒忌的女人,她知道,自己以後很難生育了,如果隻是一個女兒,難免自己丈夫要納妾……一番痛苦的“掙紮”之後,她花百兩銀子買通了接生婆。

蕭夫人生了一個兒子,卻被接生婆告知是一個女兒,而那個兒子,也就是李宣,被接生婆與李夫人的女兒——也就是蕭月,換了個兒。

蕭夫人倒沒有在意,在她看來,女兒兒子都一樣。

雖然如願換得了一個兒子,但李夫人卻心如刀絞。一想到自己的女兒,從自己身上掉下的骨肉成為了別人家的女兒,她就難以壓抑內心巨大的懊悔和悲傷。

為了彌補心內巨大的愧疚,她主動提出,要與蕭家結為兒女親家。她是這樣想的,隻要將自己女兒娶回家來,自己好好疼愛,也是一樣。

蕭家自然是很樂意。兩家親上加親,也是一樁佳話。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沒有多久,李宣之父就因無意中牽連入一件朝野大案中……不到30的年紀,就在河南任上鬱鬱而終,留下李夫人母子孤苦度日。

……

李宣本來不想理會這事,想讓這件事永遠地埋藏在自己心裏。但或許是這具肉體的主人,還保留著自己的一絲絲執著的意識。在幾番“糾纏”之下,李宣決定還是麵對,他在派人去接徐家夫人時候,也讓李福帶著那封密函,並按照李夫人在密函上所留下的那個接生婆的地址、姓名,找到了她,並帶著她一並那封密函一起到了蕭府。

這事情一揭開,在蕭府自然是引起了一場大地震。首先是蕭萬長夫妻又悔又愧。李宣爭氣,不但連中三元,還獲得了皇帝的賞識,娶了公主,成為朝中最有權力的大臣——可他們之前可是很看不起李宣的呀!幾乎是將他趕出府去的。

也沒錯,如果不是李宣被後來的李宣靈魂附體,他這會沒準就餓死在街頭了。

蕭月不僅是羞愧,還有無與倫比的失落和痛苦。自己的父母突然形同陌路,而李宣卻與自己換了角色——這種巨大的反差,讓她無法接受,也難以自抑。一天深夜,她懸梁自盡。要不是青梅發現的早,她早就魂飛遙遙了。

雖然知道蕭月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但從小養到大,疼愛有加,蕭萬長夫妻對蕭月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可以這樣說,盡管知曉了李宣才是自己的孩子,但對蕭月,夫妻倆還是無法割舍。

最後,還是蕭夫人以死像“威脅”,蕭月才答應留在蕭家,不再尋死。

故而,蕭萬長夫妻就跟著李宣派去接徐家夫人的錦衣衛來到了山東,他們自然是恨不能早一天與自己的骨肉相認。而蕭月,也被蕭夫人強行帶了過來,她一是怕她尋死,二是心裏拿定了一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