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 東都洛陽(2 / 2)

都知道大運河聯通黃河和淮河的是通濟渠,其實這隻是通濟渠的一部分,是中段和東段,通濟渠最西邊的起點是在東都城的皇家林苑天下第一苑西苑,它以洛水及其支流穀水為水源,在東漢陽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礎上擴展而成,到洛口與黃河會合。通濟渠從東都西南角的通濟坊流入向東北穿城在城最東邊注入洛水。其間穿洛陽西市,流經洛陽南市的北邊,通濟渠為東都市場的發展有著特別的意義。

東都有三市,北市、南市和西市,都是傍大渠而起,物資交通,貨品轉運非常的便利,尤是南北二市。南北兩市隻隔一條洛河,河上有浮橋相通。洛陽的南市又稱豐都市,取豐裕東都之意,占兩坊之地,是東都城內最大的市。市內幹道縱橫各三,每麵開三個門。古代的市多是每麵兩門,縱橫街道各二,呈“井”字形,故有“市井”一說,市內商鋪雲集,品類齊全。市內的利用率極高,幾乎沒有空地,可以說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北市就在漕渠的東邊,其內各郡舟船畢集,往來穿梭,景象更為壯觀。北市周邊還有許多胡人的廟宇寺院,是胡人在東都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紅毛綠眼的也很惹眼。

擠擠點點中,四人已經入了東都,行在洛水之上,兩市的繁華盡收眼底,在這裏似乎看不到半點亂世的影子,熙熙攘攘的人群,裝飾華麗的馬車,忙碌不停的商販,稀奇古怪的膚色,到處是噪雜的聲音,到處是斤斤計較。徐世績讓船在北市靠了岸。

楊廣雖然攜百官下江南,但百官的家屬卻都隻能在都城安居,除非個別得到楊廣的特許能夠隨行的之外,目的當然是為了更好的控製百官。在朝的百官尚且如此,在外手握重兵的大將自然就更加不用說了,裴氏家眷也必在東都。早知道從水路而來的商隊船隊如此之頻繁,徐世績後悔沒有和風塵三俠一道走,因為相比之下,多那麼三五個人在繁華的東都看來並不算顯眼,隻是當時沒有想到裴行儼大軍來的那般快,堵了近道,才零時走了水路。

逼反裴家軍的這個主意是李靖出的,正麵下手當然不易,想必李靖他們也會想到從裴氏家眷入手,從這個同一角度出發,或許還有可能與他們相遇,因為畢竟他們前後出發相隔時間不長,徐世績如是想著。從北市上岸主要是因為北市靠近東都皇城東城,這裏是百官別墅雲集的地方,隻要從北市過橋,過了漕渠不遠就是東城了。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謂市集無秘密,在北市打聽消息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