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種類不是很多,加在一塊重量也就幾斤,但這些也是她在新縣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
不僅好吃營養價值高,價錢肯定也不便宜。
她是很喜歡寄來的這些東西,看來回禮她要好好想想,不說超過這個價值,至少不能差太多。
對方給她寄的海產品,自己就寄點肉過去吧。
不過她空間裏肉也不多了,基本每天豬肉和魚肉換著吃,存貨消耗起來很快。
嗯……找個時間去趟胡大娘家。
接下來開始拆大姑寄的包裹。
一打開濃濃的油香撲鼻。
裏麵兩個用舊衣服層層包著的瓶子。
打開一看,厚厚的豬油凝結成白色狀,還可以看見油脂裏大塊的肉。
兩雙給方嵐的鞋子,那種手工納的鞋底子,穿上去特別舒服,尤其是走遠路的時候,一點不累腳。
一條分成兩半切開的臘魚,常安縣是內陸城市,多數吃淡水魚,每年冬天有那條件的人家都要買上幾條魚,或是草魚或是鰱魚,醃製後熏幹,能吃上好幾個月。
還有一副也是煙熏過的豬肝,家裏買不到多的豬肉,有時就會想辦法弄些內髒,熏過之後也一樣好吃。
兩塊土製紅糖,五塊白色的糍粑和五塊黑色的糍粑。
然後還有個小的布包,打開之後裏麵是二十斤全國糧票和十塊錢。
方嵐“……”
大姑這是把家裏準備的過年吃的東西都寄給她了嗎?
她又翻了一遍包裹,咋沒隨包裹寄信來呢?
這裏麵的東西在老家不是有點家底的人都弄不來這些。
大姑寄這些家裏人知道嗎?
來得這麼突然,不會是她留在家裏那些糧食和肉造成的吧?
寄了這麼多東西不說還給錢,方嵐忍不住扶額歎氣。
要不怎麼說大姑一家都是好人呐,這麼個給法,誰家遭得住。
不行,她不能讓大姑在家裏難做,明天就去胡大娘家。
把兩個包裹裏的東西都裝在背簍,拿了兩條帶魚和兩條鮁魚也裝在裏麵。
今晚就把她們收拾出來,做成魚幹,到時候給大姑寄過去,王姐那也寄一點。
前一陣榨了花生油拿回去,第二天就做了炸食。
吃到酥脆的炸帶魚時,石頭還說了句“大姑喜歡吃魚。”
一向隻吃過淡水魚的大姑,方嵐這海水魚寄過去剛好也能讓她嚐一下。
第二天她一早就去了胡大娘家。
她家裏人都在,看到她來都一窩蜂出來,熱切的眼神看得人怪不好意思的。
胡大娘看到她就像看到錢一樣,熱情得不行。
拉著她先去了廚房裏看了掛在房梁上的野雞、野兔。
要不是地窖不好下,還想帶方嵐去她家地窖瞧瞧,據說裏麵還有一條鹿腿和不少野豬肉。
反正走的時候方嵐背簍裏裝了不少,錢也花了一百多。
這些肉哪怕寄出去一些,剩下的留著慢慢吃估計到明年春種開始都不缺肉了。
但是呢,她還真沒法留著隻自己一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