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院子裏其他幾人,蔣東露就要分一些。
而且大家平時有好東西也會拿出來分一分,前幾天趙泓和高偉傑還分了兩個肉罐頭給她呢。
楊芳芳家裏給她寄了鹹肉她也給每人切了一塊,陳小燕沒有別處來的東西,但是給大家醃了一壇子鹹鴨蛋,就放在柴房裏麵,大家隨便拿了吃。
蔣東露就更別說了,每次家裏寄來的包裹,除了分給其他人的,都會單獨給方嵐留一份,還比別人多。
大家互相之間的這種分享幫助,雖然不是無償的,但這裏麵的情感也不是說你給了錢就是互不相欠的。
陳小燕這段日子又攢了不少山貨,之前也給家裏寄了些,她想著自己雖然沒給家裏寄糧食,但幾十斤山貨也不便宜,寫回去的信裏也沒有找家裏要錢要東西的意思,主要就是問候。
結果過去幾個月了,家裏仍然信也沒一封,她隻覺得自己的心已經被冷透了。
她發誓以後再也不做那些無用功了。
方嵐本來也打算這一陣給大姑家寄點東西過去,所以陳小燕那的山貨她幹脆都收了。
現在天冷,國營飯店都不開早食了,醃雞蛋也斷了,她一下沒有了收入,攢的那些錢也不敢多用。
她賣給方嵐的山貨價格比縣城收購站還要便宜一兩分,一共不到三十塊錢,方嵐也沒拒絕她的一番好意。
回家之後她種了四天紅薯,收了二百四十斤。
拿出來準備做成紅薯幹再寄給大姑。
先對半起開,層層疊疊在鍋裏蒸熟。
二百多斤紅薯,輪番上鍋蒸,全部蒸熟花了一天的時間。
蒸熟的紅薯第二天鋪在炕上用熱力烤著,為此特意把炕燒得更熱了,人完全沒法待在上麵。
就這麼烤了兩三天,都幹了之後再次上鍋蒸。
蒸軟之後又和之前一樣烤幹,前前後後花了八天。
看著充滿韌性的紅薯幹,她不打算三蒸三曬了,這已經給她累得夠嗆的。
二百多斤紅薯最後就出了五六十斤紅薯幹。
要不是寄新鮮紅薯太費錢,她就是自己想吃這口都不一定願意幹。
紅薯幹一好,她就收拾了包裹出來,隔天去縣城寄了出去。
馬上就要元旦節了,元旦之後還有一個月就過年,希望這包裹在年前能到他們各自的手裏吧。
王姐那裏,她給寄了兩隻野兔兩隻野雞,十斤山貨,有曬幹的蘑菇、菜幹,也有一些堅果,還有一整條鮁魚做的魚幹。
給大姑寄的包裹就有點大,紅薯幹寄了五十斤,還有一百斤苞米粒,家裏分糧分的二十斤蕎麥也在裏麵。
兩條帶魚和一條鮁魚做的魚幹,差不多二十來斤的野豬肉,還有少不了的山貨。
這些加在一塊將近三百斤,郵寄費都花了幾十塊。
並且包裹裏還寫了信,裏頭寫了自己和弟弟妹妹的一些日常生活,最後嚴重聲明,不要再給她寄包裹寄錢了,要是大姑不聽勸,她寄來多少,自己就給寄回去更多。
兩個包裹之外還有一個小包裹,是寄給二表哥的。
裏麵是剩下的十來斤紅薯幹,和兩斤炒熟的白麵,裏麵放了白糖,餓的時候衝一杯又香又甜,還有幾斤也是炒熟了的花生、黃豆這些。
沒辦法,她總不能一塊寄給大姑了,再明著說這些是給二表哥的,那這不是明擺的挑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