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幾個屯長都圍了過來,劉奉就把大略的意思說了一遍,然後問道:“各位有什麼意見?”
曲長程濟見沒有人說話就先詢問著道:“要不我們等等後麵的大部隊?”
話一完眾人都一副鄙夷的樣子看著他,把這程濟整了個大紅臉。
這時屯長丁立又道:“標下認為還是派斥候前去查探清楚再說,看賊人現在是否正在攻城,有多少人馬?”
崔衍在旁邊聽後,大聲說道:“黃巾賊人雖人數眾多,但卻無軍紀,不好指揮,又裝備不齊,實際上並無多大戰力。我看咱們不如直接衝殺過去,挫其銳氣。”
劉奉沒有說話,而是把眼光掃向了張頜。“你怎麼認為?”
張頜道:“標下認為應先派斥候過去打探敵情,然後再將敵情告知後續中軍。但我們卻要加快行軍速度,就算是不出戰,也能給敵人威懾和守城將士士氣。”
劉奉聽這幾人說完,心道,奶奶的,就快到戰場了,連敵情還沒弄清楚,這他媽是打哪門子仗啊。然後他把心一橫,老子這都是騎兵,打不了難道還跑不了,就不信這個邪咯。
隨即他大聲說道:“救人如救火,派兩個人回去把這裏的情況告訴郡守大人。我們先直接殺過去,到時候見機行事。對了,把所有的旗幟都打起來。”
眾將領命而去,不多時,五百多號騎兵向臨淄城浩浩蕩蕩的殺了過去。
......
離臨淄大概還有十裏地的時候,已經隱約能聽到從遠處傳來的呐喊聲,這時候查探敵情的斥候也終於帶回來了確切的消息。將近上萬人把臨淄城圍了個水泄不通,而且正在攻打南邊的城門。
劉奉一聽有上萬人臉都差點白了,幸好崔衍在旁邊說了句“一幫流寇,不足為慮。”讓他穩了穩心神。於是就問斥候:“你確定有上萬人?”
“稟將軍,小的親眼所見。”那斥候肯定的說道。
劉奉長吸了一口氣道:“你把看見的情況詳細的說一遍。”
斥候道:“臨淄城外的確圍有上萬賊軍,但其他三個城門都隻是圍而不攻,而且每個城門下兵力也不過上千人。剩下的大半都圍在南城門下,以小的看來,這應該是賊軍主力。”
這時旁邊的張頜聽後便又問道:“你可看清楚了敵軍可有騎兵,裝備如何?”
斥候想了想道:“小的並無看見多少戰馬,而且很多敵軍連衣衫都不整,手裏拿著的都是一些斷刀農具之類的兵器,甚至還有拿著木棍的。”
我操,這是黑社會還是農民起義啊,劉奉聽後心裏說道。
張頜聽後也說道:“軍侯,以標下看來,這支賊軍的戰力並不很大,而我軍全是輕騎兵,當可衝殺一番,定能突破敵軍。”
劉奉雖然沒有見過黃巾軍是什麼樣子,但他知道一般農民起義的軍隊裝備都很差,甚至有時候連兵器都沒像樣的,所以戰力也自然低下;再就是無紀律,隻要受挫就一哄而散;還有一點最重要,他們很少有一位眼光高遠,指揮略定的領兵將領。所以曆史上的農民起義到最後鮮有成功的案例,不是夭折就是被人利用,要麼就是目光短淺自取滅亡。
經過短暫的思慮之後,劉奉將眼光掃向了他身後的五百士兵。隻見這些士兵的臉上他一樣,有緊張,有期待,也略有一些恐懼,但他們握拿兵刃的手卻都強勁有力,雙眼的目光也堅定不移。看著這一切,這讓劉奉也禁不住豪情漸生,隨後他下達了他這一生中第一次作為一個統帥正式殺敵的命令,因為救典韋的那次並不能算是兩軍對壘。
隻見他輕打韁繩,墨雲便轉過身來。
劉奉便對眼前將士說道:“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等前來解救齊國之困,到現在卻並無一戰。現,前方賊眾圍攻臨淄,眾將士當隨我衝殺一番,以立功勳。”
隨即他第一次抽出了佩帶已久的長劍,下令道:“全體都有啦。”
“諾。”聲威震天。
“目標,臨淄南城門。擋我者死,殺......”
“殺......”衝破雲霄。
鐵蹄如雷,駿馬如飛,旌旗如林,戰爭就在眼前。
................................................................
謝謝收藏,謝謝推薦。
第一次寫書,有諸多不盡如人意,而且功底也比較淺薄,所以還請見諒。但我會一直努力,漸漸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謝謝書友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