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他鄉客萍水相逢(3 / 3)

這樣奇怪的人劉奉可是長這麼大第一次遇見,心裏多少也有些好奇,聽完這人的話兩人便結伴向街邊一酒肆行去。

......

兩人來到酒肆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劉奉還未開口,與他同來的這位“怪人”卻已經吩咐店家上什麼酒做什麼菜,完事還將自己的酒壺交給店家說道:“將某這壺裏灌滿春酒,記住隻要春酒。”

劉奉見這人完全沒有把他自己當做外人,簡直比他這請客的主人還要隨便。也不像他在這個世界認識的其他人那樣,那麼講究禮儀,那麼謙虛含蓄,但他的所作所為卻又讓人覺得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一點都不讓人反感,甚至讓他感覺很親切。劉奉不太喜歡那種少年老成的人,總覺得他們身上缺少某種活力,他覺得年輕人就應該隨便一點,不羈一點,瀟灑一點,激情一點,當然這也許因為他自己也還是一副少年心性。

因為這些,他便覺得坐在他對麵那人很是對他胃口,於是等店家下去準備酒菜的停當,就問對麵那人:“兄台可是洛陽人士?”

對方搖了搖頭道:“非也,吾乃潁川人士,遊學至此。”

劉奉“哦”了一聲又說道:“遊學?那還有去過別的地方嗎?”

那人又回答道:“因黃巾之亂,各州郡都不大太平,故在下也隻能在陳留河內一帶遊曆,今次還是初到洛陽。”

這古代的地名與現今大多相差甚遠,以致劉奉也不太清楚這些地方在哪裏,所以他也就沒多問,而是說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兄台遊學天下,想來一定增添了不少見識吧?”

年輕人聽劉奉說完眼睛一亮,拱手回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公子高見啊!在下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見解,不過卻甚合我意啊!哈哈......”

“額......”劉奉大汗,心想不會是剽竊了前人的名言了吧,這我可真不是有意的。遂又連忙尷尬的補充道:“嗬嗬,兄台誤會了,這是在我家鄉流傳的一句俗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我隻是拿來形容一下兄台目前的境況,可不是我自己的見解。”

這人聽完劉奉的話後感歎道:“哦?原來如此,民間習語大多充滿至理,真是何處不可為師啊!”

兩人聊著的當下,店家也將酒菜拿了上來,這人卻主動搶在劉奉之前將酒壇打開,為兩人分別倒了一碗,然後舉起酒對劉奉說道:“某先借公子的酒敬公子一碗,以表謝意。如何?”

劉奉呆了一下,有種被喧賓奪主的囧樣,可見對麵那人滿臉真誠的笑意看著自己,情不自禁的也舉起了酒碗。“額......兄台請。”

......

兩人就這樣你一碗我一碗的開始了對飲,劉奉開始還有些放不開,畢竟他還從來沒有過這樣和一個陌生人單獨喝酒的經曆。可幾碗酒下去後,也漸漸被這年輕人的瀟灑不羈所感染,所以對飲就慢慢變成了暢飲。

不知不覺一壇酒就下去了大半,這時劉奉還沒什麼,但對麵那人卻開始有些了醉意,不過一雙眼睛卻是越來越亮。兩人邊喝邊聊,聊的話題卻不多,這主要是因為劉奉在這人麵前水平實在太低,而且他又對這個社會很多體製習俗不了解,所以大多時間他都隻是個聽眾。一直到後來兩人說到蹴鞠他才漸漸有了發言權,而且說的是頭頭是道,就算對麵那人一向自詡見解獨到卻也不得不承認劉奉對蹴鞠的諸多訓練,排兵布陣等等方案和見識也比他高明了實在太多。這不僅讓他對劉奉有些刮目相看,不過也僅僅局限於蹴鞠。

通過交談,也讓劉奉發現坐在他對麵這人很不一般,盡管年紀輕輕,卻知識豐富,見聞廣博,關鍵還是他對每件事情的分析和見解,總能讓人耳目一新,他的很多見識就算和劉奉這個比他多了近2000年閱曆的人相比較也不妨多讓。這樣的人,在曆史上一定不會默默無聞的,而且肯定還是大大的有名的一個人。

想到這裏劉奉心中的好奇心也被無限的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