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謬讚,玄德,能者無須自謙,我看世侄,來日必定是人中之龍,虎父豈有犬子啊!”
聽到田楷如此厚讚,劉複並沒有覺得欣喜,在他看來,戰局如此緊張,這會兒,應該好好商量迎戰之策才是,哪兒來的這麼多廢話。幸好,田楷很快將話題轉到了關羽,張飛,趙雲,甚至麻天寶的身上,將他們同樣讚揚了一番,劉複這才感覺好過一些。
劉備軍中沒有這麼多規矩,基本上是有事說事,很少這樣雲山霧罩敘交情,事情那麼多,做事的人卻極少,沒有那樣的閑工夫,所以,劉複有些不適應這樣的談話方式。
當孔融來了之後,劉複更是覺得參加這次軍議就是受罪。
孔融,現年四十歲,孔子的第二十代孫。
少年時因為讓梨給兄弟,致使他名聲遠播,成年後,更是博覽群書,文采非凡,時人皆認為他將接替蔡邕成為大漢新的名士領袖。在大漢朝,名聲很重要,要想當官便必須有個好名聲,這就是舉孝廉,雖然,靈帝時期,買官賣官猖獗,但是,在士子們心中,自有一杆稱。所謂人的名,樹的影,像孔融這樣天下聞名的大名士,走到哪兒都會成為座上貴賓。因此,待他入營之後,田楷與眾人親自迎接,將他引入上位入座。
就算是在軍旅之中,孔融仍然頭戴高冠,寬袍長袖,他雖然笑著和眾人打著招呼,顧盼之間,卻甚為驕矜。奇怪的是,他如此做派,不僅田楷甘之若飴,就連父親劉備也不以為甚,這讓劉複感到非常奇怪。要知道,當初北海被青州黃巾所圍,乃是劉備率軍替他解圍,這可是救命之恩啊!
在帳內眾人之中,劉複隻在關羽眼中瞧見了一絲不豫。
孔融入座之後,立刻主導了談話,點評時事,講解經文,談到當前戰局,便大肆抨擊曹操,罵其為屠夫,並當堂做賦,譏諷曹操,言辭頗為華麗,聲音抑揚頓挫,上下起伏,劉複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隻是覺得這孔北海的聲音頗為好聽,所謂大珠小珠落玉盤不過如此而已。
閑著無事,劉複便細細觀察帳內眾人。
田楷麵帶微笑,不時出言附和孔融,兩人之間頗有伯牙子期的味道;至於麻天寶,臉上則是一片仰慕之情,就像小孩麵對師長;父親劉備雖然時不時點頭應是,出聲附和,然而,劉複卻在他的眼神中瞧見了一絲不以為然;關羽關二叔手持酒樽,不時舉樽豪飲,很明顯地不給孔名士麵子;三叔張飛卻興致盎然,看樣子,他對孔融的言辭很感興趣;趙雲趙子龍,麵色沉靜,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若是斥責痛罵有殺傷力的話,恐怕曹操此刻便要望風而遁了。
就在孔北海誇誇其談之時,營外來了一人,此人乃徐州使者陳登,他的到來打斷了孔融的高談闊論,這讓劉複對這個未曾見麵的家夥有了一絲好感。
陳登,字雲龍,下邳淮浦人,現為徐州典農校尉,主管農事。這幾年,徐州之所以富裕安康,多虧了他收攏流民,興修水利,行屯田之策。而且,他的影響力並不僅僅在農事上,陳族乃徐州大族,乃是當地的郡望,在很多事情上,陶謙這個外來者都需要陳族的協助。
對陳登此人,眾人皆有所聞,所以,雖然不是陶謙親至,大家也並未覺得受到了怠慢。
(昨天重感冒引發高燒,更新疲軟,今日去醫院打吊針,雖然好了一些,仍然頭腦犯暈,四肢無力,狀態太差,不敢敷衍,今日也隻有一更,還請各位見諒,待身體好些,必定振作,趕上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