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十二月中,青州,北海,平原三方兩軍進抵郯縣。
他們在郯縣東麵十裏外的沭水旁紮下了大營,相互間隔不過一兩裏地,安營紮寨之後,田楷便派人來通知劉備,孔融去他大帳議事。
劉備軍中前往赴會的除了劉關張三人,還有客軍將領麻天寶,趙雲和劉複也隨行在側。劉複是作為劉備兒子的身份前往赴會,趙雲的等級雖然沒有資格參加這樣的軍議,不過,他是聯軍中唯一和曹軍交戰並且戰而勝之的將領,在會上,需要聽他細細分析敵我雙方的戰力。劉複參加了這次戰鬥,立功不小,但,劉備因為他是自己兒子的緣故,並未給他請功,而是將所有的功勞都給了趙雲。
在劉備看來,區區小兒立下如此奇功,不應褒揚,反而應該壓製一番,免得將其捧殺。劉複理解劉備的想法,對此,並無異議。
田楷雖然沒有走出寨門迎接,卻也親自等候在帳門前,見劉備前來,忙微笑著上前迎接,兩人笑著禮讓了一番,田楷在前,劉備稍稍退後半步,相攜著進了大營。
田楷膚色白皙,眉毛疏淡,細長的眼睛,下頜幾縷青須,修剪得極佳,就算經過了長途行軍,仍然沒有絲毫散亂,臉上也不見半點風霜,就算身著戎裝,也不像沙場征戰的驍將,而像一個喜歡清辯談玄的名士。和他相比,麻天寶這個偽名士就顯得有些山寨了,神采,風度皆落了下乘,很有點沐猴而冠的意思。
公孫瓚手底下有兩個得力猛將。
被他任命為冀州刺史的嚴綱擅長指揮大軍作戰,為人沉穩,時人稱其為龍,可惜,這條龍在界橋大戰時被袁紹大將顏良所殺,他的陣亡對公孫瓚影響極大,公孫瓚時常歎息,如喪十萬眾。
嚴綱為龍,田楷則為虎,田楷的武藝也許不如嚴綱,帶兵的本事卻不差分毫。他奉公孫瓚之命經略青州,手底下隻有數千人,和袁譚在青州交戰對峙數年,此時,已經統率了數萬之眾,可見他之能。
田楷和劉備兩人的交情極好,這份情誼是在無數次戰鬥中結下來的。
前幾年,兩人聯軍和袁譚在青州西部交鋒,彼此將對方從危險中救出不下四五次,雖然,劉備身為平原縣,名義上是青州刺史田楷的部屬,實際上,田楷從不曾將劉備當做屬下看待,一直把他當做平等的盟友對待。平原是交戰的前線,戰亂之後,生民疲憊,百業凋零,劉備之所以能在此紮穩腳跟,田楷的資助起了很大的作用。
“玄德,這便是你的長子?”
落座後,田楷瞧著侍立在劉備身後的劉複說道。
“奉直(田楷的字,查不到,作者隨便起的)兄,正是犬子。”
劉備笑了笑,回身對劉複說道。
“複兒,還不快快上前,拜見你田伯父。”
劉複從劉備身後行出,雖有些不甘,也隻能跪拜在地,誰叫他輩分低,誰叫這個時代流行跪禮,不過在他臉上可看不見絲毫不滿,他朗聲說道。
“侄兒拜見世伯!”
“請起,世侄快快請起!”
田楷抬起手,笑著說道,劉複借此速速起身,回到劉備身後站立。
“聽聞這次和曹軍交鋒,世侄也有上陣殺敵,且立有功勳,昔日,甘羅十二歲拜相,如今,複公子上陣如龍,與之不遑多讓啊!”
田楷拂著下頜的青須,笑著說道。
“哪裏!哪裏!奉直兄,犬子不過是僥幸而已,當不得如此謬讚!”
劉備忙拱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