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張翼德(1 / 2)

陽光落在小院,劉複穿著一身白色短衣,站在一個由樹枝紮成的棚子前。

棚子的頂層垂下了二十多根藤條,藤條的末端拴著許多小孩腦袋大小的泥塊,此時,在陽光下靜靜地懸著,偶爾吹來一陣風,拴著泥塊的藤條就滴溜溜地打著轉兒,相互間隔著的距離比較遠,它們努力搖晃著接近,卻始終沒能糾纏在一起。

劉複深吸一口氣,將綁在額頭上的布條拉下,遮住了雙眼,然後,義無反顧地踏入其中。

站在棚子旁的奴仆忙不迭地拉動藤條,讓它們無規則地來回擺動。劉複要想從棚子下穿過安然無恙地走到那邊去,便要躲過這些拴在藤條上的泥塊的襲擊。因為雙眼看不到,他必須用耳朵去聽泥塊飛行時發出的風聲,就算聽出來那些泥塊的運行軌跡,他還必須身形靈活,反應敏捷,如此方能躲過無休止的襲擊。

這個練習聽力和身形閃躲的辦法不是師傅趙雲教的,而是來自夢中的記憶,有一段時間,那個道士就是用這個方法在訓練他。

是的,現在劉複已經拜趙雲為師了。

既然是劉玄德的兒子,就不可能再給趙雲當親衛,為了讓趙雲繼續傳授自己武藝,他隻能拜趙雲為師。雖然,父親劉備的兩個結義兄弟關羽和張飛都有著萬夫不當之勇,若是懇求,他們可能也會將自家的獨門心法相傳,不過,趙雲所教的那套功法他已經練上了手,並且速度驚人,劉複不想從頭來過。

人,終究隻能靠自己!

夢中的他,在黑暗和血腥中穿梭,雖然,他知道他殺的都是無惡不作的壞人,這也不能讓他的心變得好受一些。如今,他生活在亂世之中,更是人命如草芥,為了活下去,人們無所不用其極,相互吞食亦是常情。在那段流離失所的日子裏,他失去了祖母,娘親,內心自然遭受了重創,比夢中的他那顆心更為冰冷。

變強!要變強!唯有變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才能保護自己所珍惜的人或物,自己若是像師傅趙雲那樣的強人,祖母和娘親或許就不會喪命了吧?

所以,成為國相大人的大公子後,劉複並未像趙亮等人所猜想的那樣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反而更加殘酷地對待自己了,便如自虐一般。

每日卯時起身,便練習趙雲所教的煉體術,拜趙雲為師傅後,趙雲給了劉複一本絹冊,上麵用手繪了整套的功法。當然,趙雲也向他做了示範,不然,單憑一本所謂的秘笈他不可能成功,這絹冊隻是趙雲為了以防萬一才留給他的。

短短的幾日,劉複已經練成了第三套動作。

他發現,趙雲所教給他的功法和夢中那個道士傳授的導引之術竟然是一脈相傳的,隻是,夢中的那套功法有所殘缺,練習的功效沒有趙雲所教的強大。

早晨,吐納完畢之後,劉複便會跟在劉備或是簡雍身後觀看他們處理政務。

在夢中的那個世界,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就算你武功天下第一,也隻能成為別人手中的刀,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用腦的。他雖然立下了無數戰功,然後升官發財的始終是他背後的那個人,他隻能在前線繼續用命去拚。來到了這個世界,有了稍微高一些的起點,他自然不想再做別人手中的那把刀,他要做拿刀的那個人,所以,不管政務處理有多麼枯燥,他仍然堅持在一旁學習。

另外,在處理政務的閑暇,劉備和簡雍會教劉複識字。這個時期流行的是隸書,偶爾可見小篆,和夢中所習的繁體楷書有所不同,不過,終究是一脈相傳。因此,劉複學習得極快,劉備常稱他為吾家千裏駒,簡雍也大為驚歎,讚其為天縱之才。

其實,劉複已經盡量在掩藏自己了。

行軍打仗,處理公務,都需要籌算之法,簡雍和劉備是同鄉,兩人交情極好,一向以來,他就是劉備的大管家,幫劉備處理後勤,管理一些雜事,自然精通籌算之道。不過,在學習過四則運算,九九乘法表的劉複眼中,簡雍所用的籌算之法太過繁複了,不僅耗時長,且時常出錯。

劉複忍了許久,方忍住沒有在一旁指指點點。

他很清楚,天才人們還能接受,妖孽便隻能淪為柴火了。

下午,劉複會跟隨關羽或是趙雲前往軍中,學習帶兵之道。

關羽對他的態度還是淡淡的,在劉複隨軍的時候,他從不向劉複講解如何帶兵,也不會指點劉複武藝之道,不過,他也不禁止劉複在一旁觀看。劉複向關羽請求,希望能做他手下的一員小卒,和底下的士兵一起訓練,關羽點頭同意了。在訓練的時候,關羽對他和那些普通的士卒一樣,一視同仁,若是出了錯,同樣要受罰。對此,劉複並無異議,而是默默承受了下來。如此幾日,劉複發覺關羽看他的眼神已經和從前不同了,雖說,還是沒有完全接受劉複的身份,卻不像從前那般冷漠了。

在趙雲軍中又有所不同,可以說,趙雲是真心將劉複當做弟子,不僅傳授他武藝之道,還將自家的帶兵經驗傾囊相授。隻是,趙雲從軍以來,最大的官職也不過是現在的牙將,手底下最多隻有兩百人。他擅長率領小股輕騎作戰,率領大軍作戰的經驗則和劉複一樣,一團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