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離別之痛(1 / 2)

79小說閱讀網提醒:在百度搜索“79免費小說”或“79小說閱讀網”可以迅速找到我們 江南此時隻感到精神氣爽。蘇燦的這醉拳步法在平常的武者看來是深奧難測,但是對於江南來說,卻是稍加接觸就融彙其中了。

江南也很驚訝,外麵人看起來這好像跌跌撞撞的步法,自己卻感覺到全身的氣息非常配合著運轉。甚至每做出一個扭捏的動作,氣息反倒沒有走岔的預兆,反而比以前更快的融入四肢,流淌於每一根經脈之中。

可能連那位創立逆練氣息運轉之法的前輩也沒想到,他這套吐納內力修煉方法,竟然在醉拳這樣的和傳統武學大相徑庭的拳法中,凸現出如此強勢。

醉拳其實嚴格說起來,在中國的武學曆史中,算是一門絕無僅有的奇功。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是一直以來,人們對於醉拳的劃分基本就分為四種,而且全部都是中國古代及其有名的人物。

一是醉八仙。醉八仙既然有八仙之名,說的就是大家熟悉的神話人物八仙。這八仙個個都是豪邁人物,象呂洞賓的瀟灑,漢鍾離的豪爽,鐵拐李的憨厚,韓湘子的靈動等等,都體現在一個醉字上。

醉仙李太白曾曰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再往前的屈原也道:眾人皆醉我獨醒!把這現實中求醉,醉中求醒的處世心態揮灑得淋漓盡致。醉和醒一樣,都是相對而言的一種意境。而醉拳講究的就是這種醉醒之間的感覺。

另外兩種二是太白醉酒,三是武鬆醉跌,四是魯智深醉打山門。李太白醉要高力士拖靴,武鬆醉後三碗過崗拳斃老虎,魯智深酒醉怒砸山門的典故就不用說了,主要是他們都是醉拳發展的代表人物,所以用其名,得其意。

江南簡直覺得這醉拳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樣,腳下的步法已經意會了,而手上的功夫雖然沒有鐵橋三的剛猛,但是配合著醉拳步法多了幾分飄逸,更加令人防不勝防。

鐵橋三和蘇燦越打下去,心裏越是震驚。鐵橋三震驚的是第一次看到洪拳和橋手竟然能用這樣的方式打出來,簡直顛覆了洪拳每一步都紮紮實實的傳統。而蘇燦甚至比鐵橋三更加震驚,因為他自認為旁人絕對難以領悟的他獨特的醉拳意境,竟然又在這個少年身上重現了。

說到這裏,不得不說到蘇燦改良並重現近代醉拳的事跡。其實蘇燦本身因為是廣東人,自小家境富裕的他酷愛習武,又天資聰慧異常,很多著名的武師都曾經教授過他。造成了蘇燦少年時就精通各門派武功。然而他漸漸養成了恃才而驕,特別是勇奪武狀元後,被人們捧成百年難遇的天才。

雖然後麵他的經曆坎坷,讓人為之唏噓。但是除了讓他更加成熟,對人世間多了幾分感悟外,蘇燦不愧是當世武學的奇才,他竟然從潦倒時醉酒似醉非醉的意境中發現了醉拳的另一種天地。那就是招由意出,出無所拘。

醉拳本來就是以奇招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著稱。如果真的有招式可尋,那又從哪裏談得上是什麼奇招。蘇燦發現無論是傳說中的八仙,還是曆史人物武鬆,李白,魯智深,他們每一個人的醉態和醉法都是不一樣的。

這就是說,隻要意醉了,形的醉其實是可以千變萬化的。精通百家所長的蘇燦,本來就不是一個拘泥於定式的人。他沒有放過這個探索的機會,通過自己的摸索,終於自創出變化中的醉拳這種全新的武功。

而他本是要看江南今後的領悟能力來考慮傳授的,但是似乎江南比他當年更快的領悟了這樣的醉拳要領。腳下變幻步,手上鐵手出。江南短短時間之內,將洪拳的剛猛結合醉拳的飄逸,竟然絲絲入扣,沒有一點滯澀的感覺。

雖然論起真實武功,鐵橋三和蘇燦比江南不知道深厚了多少,隻要他們加強進攻,那麼數招就可以擊倒江南。但是麵對這樣真正百年難遇的武學奇才,他們對視了一眼,流露的都是同一個意思。一定要把自己所學都教會這個少年。

也許,隻有他,才能將紛亂的江湖,苦難的亂世帶向新的方向。上天給予他們兩人這樣一個徒弟,就是為這亂世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