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楊立讓人撤去酒席,又讓人捧上茶來。不過他並不想讓外人知道“康師傅”的事情,所以上的還是龍鳳團茶。
眾人一邊喝茶,一邊商量下一步的戰事。
其時蒙古人劉黑馬、夾穀龍帶所部,攻掠西川甚急。蒲擇之見苦竹寨之圍既解,而已方兵強馬壯,便有心蒙古人一戰,將其逐出西川。
姚世安和楊大淵二人,來苦竹寨已是不情不願,哪裏再肯主動去打蒙古人?他二人的理由還很充分,說是敵強我弱,與敵人硬拚實是下策。為今之計,正應該憑借餘玠多年經營的山城防禦體係,據險而守,以逸待勞對抗蒙軍的侵擾,以保存四川為數不多的軍事實力。
以姚世安為起由,害死了餘玠;如今姚世安又搬出餘玠的成果來忽悠蒲擇之,可見姚世安為人之齷齪。楊立聽他二人如此說,心中更是鄙夷其為人。
劉整初到川中,正欲建功立業,卻是傾向於出兵。隻是他現在早已明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眾,人必非之”的道理,又是“新人”的身份,所以卻是不便多說。
加上傷兵,楊立現在手下就剩了一千來人馬,所以他也不想摻與進去。反正自已肯定是留下來守苦竹寨,打生打死都是別人的事,還是好好想想該怎麼發展來得實在。
蒲擇之心憂國事,求功心切,對姚、楊二人的建議予以駁斥,認為那是一個消極防守,困守自斃的做法。
現在蒲擇之有了劉整的五千精兵支持,頓時有了底氣。姚世安和楊大淵二人見勢不妙,便也不再堅持已見,不過他們心裏怎麼想的,卻是不問可知。
蒲擇之滿意地看了一眼眾人,喝了一口茶,對楊立道:“苦竹寨扼劍門之險,乃是入川的門戶,小楊將軍留守此地,不可大意。現在你部兵力不足,我準備從諸軍中抽調一部分與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他說這話,完全是征詢的口氣,對楊立十分的看重,顯而易見。
楊立想了想,這才恭敬地答道:“若是從諸軍中抽調人馬,恐對大人收複西川的大計不利。我打算從百姓和流民中招募新軍,與此同時,再以現有兵力,對韃子所占的利州、文州等地,不斷進行騷擾,使其自顧不暇,則苦竹寨自然無憂。”
蒲擇之沒了後顧之憂,心情大好,嗬嗬笑道:“小楊將軍處處為國著想,真是棟梁之材。這樣吧,我拔給你餉銀一萬兩,用於新軍,你看夠不夠?”
楊立心中大喜!
原本他還在琢磨,看怎樣才能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沒想到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自已的“第一桶金”,就這麼輕易送到了自已麵前。
看來上層路線就是好啊,以後自已還得多走走才是。
一萬兩白銀聽起來不少,但要組建一支可以抵擋汪德臣的新軍,卻也不多。不過楊立也知道國事艱難,蒲擇之能一次給自已這麼多,已是非常的慷慨了。
做人不能太貪,而且有了這一萬兩,自已的計劃實現起來,自然會容易一些。所以楊立當下也就毫不客氣,連忙答應了。
諸事已畢,蒲擇之肅然說道:“兵貴神速,所以我命令,除楊立所部仍然留守苦竹外,其餘諸軍將在兩個時辰後,兵發西川!”
眾將起身,轟然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