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餡餅(2 / 3)

蒲擇之這次前來救援苦竹寨,總共帶了約有一萬人馬,其中重慶製置司的人馬約有五千,姚世安和楊大淵各帶了約有兩千餘人。

姚世安所在的雲頂城和楊大淵所在的大獲城,離苦竹寨都不遠。本來這兩人若是接信後就出兵,楊立等人肯定不會支撐得那麼艱苦。

但是這兩人卻找出種種借口,遲遲不肯發兵。直到蒲擇之率領的製置司主力到達,這兩人推脫不過,這才千不情萬不願地跟著上了路。

而且這兩人一路上還不斷地拖後腿,所以這一路援軍,一直拖到現在才到。

楊立按下心中的不滿,讓秦廣孝前去安置援軍,自已則帶著蒲擇之等一眾官員,向都統府走去。

蒲擇之本來一直在擔心苦竹寨的戰事,兩日前斥候回報,說蒙軍已經退過,他雖然心中疑惑,卻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苦竹寨對於四川的重要性,蒲擇之心裏是清楚的。所以,對於此次守城戰的大功臣楊立,蒲擇是相當地喜歡,當然,還有一些感激。

他見楊立年青而儒雅,謙遜而有禮,再把他與虛偽的姚世安、楊大淵一對比,頓時覺得楊立這個小夥子,實在是相當的不錯。

不一時眾人回到都統府,按官職大小一一坐定。林伯早已將飯菜重新備好,正好大家都有些餓了,略微客套一下,便正式開吃。

席間,楊立頻頻向蒲擇之敬酒。他這樣做,倒不是為了自已的仕途著想,而是真地尊敬這個忠厚的長者。

楊立對蒲擇之的印象不錯,覺得他也算是一個好官,隻是時運不濟,攤上這麼一個倒黴的時代了。

而且說起來,這個製置使大人,其實也算得上可敬可佩,一大把大年紀了還在為國事奔走,比起朝中那幫王八羔子可是強得多了。

蒲擇之雖然忠厚,卻也是閱曆豐富之人,誰對他好,誰在敷衍他,他嘴上不說,心裏可是明鏡似的,清楚得很。

他見楊立為人坦誠,心中又多了幾分好感,不禁連連點頭:“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蒲擇之停下杯筷,咳嗽一聲。眾人知道他有話有說,都安靜下來。

清了清嗓子,蒲擇之說道:“這次苦竹寨的眾位將軍血戰數月,力保城池不失,實是為我大宋立了一大功!稍後我一定奏明聖上,給各位敘功!”

楊立聽了,連忙站起身來:“大人過獎!其實這次汪德臣之所以退兵,還是因為劉整將軍的援軍來得及時。其實以當時的情形來看,我們最多也就還能撐半天吧。”

姚世安和楊大淵聽了此話,互相看了一眼,臉上神色不變,心裏卻是大罵楊立。他們近在咫尺,反而讓從湖北來的劉整趕在了前頭,這臉上確實有些掛不住。

蒲擇之擺了擺手,說道:“小楊將軍也不必過謙,你守城數月,這功勞實實在在,有目共睹。至於劉整將軍的功勞,我自然也不會抹殺的。”

劉整連忙起身,自然又是一番遜謝。

這一頓飯吃了快有一個時辰,表麵上大家都是一團和氣,心裏麵則各有各的算盤。

楊立的收獲是,自已和幾個兄弟都給製置使大人留下了一個好印象。當然,他們也在無形中得罪了姚世安和楊大淵兩個小人。

不過楊立倒不是很在意這兩人,“道不同,不相為謀”,本來就不是一路的人,跟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現在的關鍵是抓緊時間擴充自已的實力,嘿嘿,等自已的隊伍拉起來了之後,誰怕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