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浪蕩子(1 / 2)

支摘窗外,樹上的知了撕心裂肺一般高叫個不停。窗前的案桌上,一個少年正在大汗淋漓地懸腕練字,一旁堆著厚厚的一摞字紙。

寬敞明亮的大堂中,一個個滿臉堆笑的長輩拿著幾個年輕子弟的字讚口不絕,少年孤零零站在角落中,無人理會。

酒肆之中,少年和幾個年紀相仿的浪蕩子稱兄道弟,觥籌交錯。

陋巷裏,少年卷著袖子手拿木棒,氣勢洶洶地走在最前麵。

那一日醒過來之後,徐勳就覺得自己仿佛是魘住了似的,時而恍惚時而清醒,腦海中猶如走馬燈似的晃過一幕又一幕,就仿佛是看了一場一百二十分鍾的平淡電影,隻那電影完全是蒙太奇式的各種快進片段,劇情又乏善可陳。盡管如此,放映是否結束卻並不掌握在他這個當事人手中,因而他也隻能耐著性子等待影片終結。

然而,讓他大失所望的是,當那時間軸終於前進到最關鍵的那一段時,就隻見主人公跟著那些浪蕩子弟氣勢洶洶地到了一條陋巷裏,結果腦後那一悶棍卻來得猝不及防,緊跟著是一件衣裳罩上了頭一頓暴打,最後的鏡頭就定格在床上那張進氣少出氣多,滿臉不甘心的麵孔。當放映機似的快進終於消失之後,他那飽受折磨的腦袋才逐漸恢複了正常。

疲憊地往後靠在了床上那厚實的靠墊上,徐勳心裏不知道什麼滋味。能夠大難不死固然好,可如果醒來就要頂著一個陌生的身份,麵對全新的環境古老的時代,甚至更要全盤接收人家的恩怨,即便是他這樣神經大條的人,也不禁覺得腦袋裏亂糟糟的,立時三刻沒法平靜。

巧的是,這個倒黴家夥也叫徐勳,和自己的本名一模一樣,他總算不用拋棄用了二十幾年的名字。當然,也許正是因為這巧合,閻王爺那邊勾錯了名字也不一定。

“少爺,少爺!”

“嗯?”幾日來這稱呼聽得多了,徐勳也就慢慢習慣了,此時他隨口答應了一聲,又頭也不抬地問道,“什麼事?”

“少爺,大老爺來看您了。”

這大聲嚷嚷一入耳,徐勳卻還沒完全反應過來,另一扭頭卻發現小廝已經進了屋子,連連對他使眼色不提。再看門口處,一個中年人大步走了進來,後頭還跟著一個仆人似的漢子。那中年人一身鮮亮的醬紫直裰,下頜上留著幾縷梳理得紋絲不亂的長須,眼神中卻滿是陰霾。那容貌模樣加上之前聽到的稱呼,一瞬間,徐勳就記起了此人的身份,正是族裏的徐大老爺。

依稀記得這位大伯父對自己是最看不上的,徐勳也不指望今天這一麵能有什麼改進,因而立刻裝出一副重傷未愈有氣無力的模樣,用比蚊子還輕的聲音哼道:“大伯父……”

來人看了一眼床前的那張凳子,皺了皺眉,卻沒有坐下,而是就這麼居高臨下地站著,冷冷地說:“你平日就放縱胡為,這一次更是變本加厲,竟然鬧出這樣大的事情!交接匪類鬥毆滋事,我徐家向來是清清白白的名門,這臉都給你丟盡了!”

眼下情形未明,徐勳也懶得出口分辨,索性低下頭去不吭聲。這時候,來人頓了一頓,又冷笑了一聲:“看在你還有傷,我也懶得問你,回頭再和你算賬!”

說罷這一番話,來人竟是二話不說,重重冷哼一聲就拂袖而去。眼看後頭的仆人衝自己嘿然一笑,須臾就隨主人往外走,而自己的小廝則是偷瞥了他一眼,又追著對方消失在門簾之外,徐勳皺了皺眉,摩挲著下巴疲憊地歎了一口氣。

按照他之前消化的記憶,如今是大明弘治年間,除了北邊似乎一直是不甚太平,總體來說也算得上是好年景。他眼下所處的徐家在南京紮根已有上百年,闔族上下直係旁係的男丁也有幾十口,往上追溯出過五六個秀才兩三個舉人,一個長輩在宣德年間還做過縣令,如今一位當稱呼一聲六叔的長輩在應天府衙裏頭當了個小官,因而徐家在太平裏也算小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