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柴萱做了一個很冗長的夢。

夢裏的她仍舊是15歲的懵懂年華。那時候的大唐大廈將傾,四處戰火紛飛,她的父母不幸故去,她隻得帶著弟弟從老家投奔伯父郭威。

柴萱柴榮姐弟遇見小荷的時候,正是小荷最狼狽的時候。

那時的小荷估計也隻有7歲的樣子,滿身都是傷痕,好不容易才從一家妓院終於是逃了出來,凶狠的打手一直追著她,她顧不得疼痛,轉過街角的時候,就撞到了柴萱的身上。柴萱輕輕的扶起她,轉身就把她藏到了身後的稻草中,就這樣救下了小荷。

小荷本不叫小荷,她叫什麼自己也不知道,這隻是妓院的媽媽為她取的名字,她自己並不喜歡,最後,柴萱就為她取了“菱”字。

小荷從未見過她的生父,隻是母親死前曾告訴過她,她的生父姓蕭,於是小荷就記住了。

柴萱沒有多想,便收了她做妹妹。從此小荷不再是小荷,她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做柴菱。

柴萱記得柴菱當時說,若是以後姐姐和哥哥有了災禍,她必定全力相助。當時柴萱不住的笑,她說,我救你不是為了要你報恩,你安心住下就好,若我和柴榮真有災禍連累到你,我也不會讓你受到絲毫傷害。

公元938年,18歲的柴萱第一次上戰場。

和順因為不滿大唐的統治,發動了起義,時任軍吏的郭威接到聖旨,出兵鎮壓。

此役原是柴榮作為先鋒,不幸的是,戰事之中柴榮率領的先鋒隊又中了和順義軍的計策,幾乎全軍覆沒,隻留得的十餘人被困狼煙穀。郭威在後方為了大局,遲遲不得發兵救援,柴萱便一人孤身闖陣,終於是帶著柴榮逃出了狼煙穀,可兩人卻也重傷,和郭威大營失去了所有的聯絡。柴萱姐弟生死一線之時,是趙匡胤救下的他們。

那時候的趙匡胤雖僅11歲,但是誌向卻比天高,柴榮與他甚是投緣,待到分別之時,柴榮將隨身的一塊玉符送予了趙匡胤。

之後的五年,中原的局勢風起雲湧,李璟的登基並沒能挽救大唐的頹勢,反倒加劇了矛盾的激化。各地的起義軍聲勢愈發的浩大,郭威的軍隊也已經不能繼續鎮壓。改朝換代已經整個中原是不可避免的出路。

那一夜,郭威擺酒,本想宴請幾位大人共商大計,可還是有所顧慮,便放棄了。

柴榮替郭威斟了一杯酒,而後說道:“眼下朝廷早已無力回天,各地起義不斷,爹既有雄心壯誌,何必顧慮。”

郭威說道:“我倒不是顧慮李璟,而是北邊。大遼有兩個悍將,一是耶律述律,二是耶律綰思。我們地處邊境,很容易遭到中原和北部兩麵夾擊。”

柴萱替柴菱夾了幾片青菜,然後說:“眼下時機尚未成熟,貿然起事隻會前功盡棄,柴榮,成大事者,怎能如此衝動。”

“萱兒說的沒錯,眼下軍中人才匱乏,除了幾個老將,新兵的將領還有誰能獨擋一麵?天下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單靠老將,能撐到幾時?”郭威歎了口氣,將酒一飲而盡。

柴榮接著說道:“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就開榜招賢,此舉定能吸引那些能人異士前來投奔我們。天高皇帝遠,朝廷原已是自顧不暇,哪會有精力來管我們。既然軍中無人,我們就去找人,既然現在不能起事,我們就多做些準備。爹,你意下如何?”

“這事情我就交給你了,該怎麼做,你盡管放手去做吧。”郭威說完,轉頭對萱兒說道,“我還有事情要你去做。”

“什麼事情?”

“耶律綰思。”

郭威的眼神的複雜,可是柴萱懂,她本就是個聰明的姑娘。

柴萱刻意回避了那種目光。縱使郭威對她恩情似海,她也不願以這樣的方式來償還。

“我膝下無子,你們雖非我親生,可我卻一直拿你們當親生子女對待。”

“我知道。我知道你對我姐弟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這件事我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柴萱的手有些顫抖,一雙筷子也砰然落地,清脆的聲音在空蕩的屋子裏劃過,尤為刺耳。

“在這個世上,我唯一信得過的,隻有你們兩個了。”

“我們並非毫無實力,何須枉做小人。”

“姐姐,想要奪取中原的並非隻有我們。”令柴萱沒有料到的是,柴榮竟會支持郭威的決定。

“這法子你們想得到,別人一定也會想得到。到時候,弄巧成拙,反而會誤了大事。”柴萱的辯駁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她本就沒有什麼信心說服他們。

“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平白的等待,江山就會自己走到我們手裏嗎?”反而是柴榮步步緊逼,令柴萱喘不過起來。

“好了。不要爭執了,這事情以後再說吧。先吃飯吧。”

郭威的話終於將柴萱從兩難的境地解脫出來。

可柴萱明白,有些事情拖得一時,拖不了一世。家國天下,她本就無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