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節 順風扯帆(2 / 2)

石勒信心滿滿,充滿必勝的信心,給我一把麵粉,我能烙一張胡餅;給我一根竹竿,我就能撬動地球;給了我一支軍隊,老子能翻江倒海。

石勒是曆史上公認的政治、軍事高手,在這方麵的才能是無師自通的。天才有時候不能用因為讀過多少書衡量,書讀的多了,反倒更糊塗。曆史上偉大的軍事家無師自通的不乏其人,名將霍去病有句大話:“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確實,這哥們兒的騎兵戰術運用的爐火純青,善於大兵團迂回作戰,馬上民族匈奴騎兵都沒玩過他。據有些拍馬屁的人考證,其偉大的軍事成就,唯有拿破侖可以與之相比。如果是這種說法,嶽飛肯定不服氣,嶽武穆的武功,可是出了名的傳奇,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金兀術就哀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正因為戰功彪炳,嶽武穆在皇帝麵前曾經自我表彰:“臣大小三十餘戰,每戰必勝。”每戰必勝的嶽元帥靠的就是“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行兵布陣隨心所yu,根本不拘泥於兵法。

平心而論,這兩位名將之中的大哥大,都是不怎麼讀兵書的。石勒也是這樣,公平的說,石勒不學習,是因為家裏窮。他的軍事成就夠震撼的,如果用自學成才評論都不夠體現石勒的偉大。借用朝鮮人稱讚他們第三代“偉哥”的說法到很貼切,是天生的軍事家,我們星球最偉大的統帥。

這樣評價石勒是有些過分,世界上沒有人當得起這樣的褒獎,亞曆山大大帝和秦皇漢武都不夠,因為他們都擁有人類固有的缺點。朝鮮人向來吹牛不打草稿,韓國人也是如此,怪不得韓國的牛肉超貴,吹得沒剩幾頭了。但是,公平的說,作為統帥,石勒無可挑剔,因為在當時,沒有比他更好的了,所以他才混得更好。

在亂世之中,人就是最大的籌碼,捧場的越多,勝利的希望越大。石勒十分清楚這個道理,因此他十分注意在戰爭中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盡力收買人心。

但是,石勒對於敵人是有選擇的。戰爭中,他率領以羯族人為主體的匈奴漢軍,縱橫於太行山以東的廣闊原野,大刀闊斧的打擊西晉朝廷的殘餘勢力。在鐵與火的殺戮之中,石勒展示了殘酷的手段,由於其早年的慘痛經曆,讓他異常仇恨朝廷官吏,每攻克一個城池,一定要對當地官吏斬盡殺絕。

匈奴漢國的劉淵,具有曆史老師的文化深度,懂得曆代王朝興衰的原因,清楚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向來痛恨無差別的屠殺。但他對石勒的野蠻無可奈何,隻能兩隻眼睛一起閉上。因為石勒不是普通的投靠,更不是打醬油的,而是加盟。在他歸附匈奴漢國後,在名義上是接受劉淵的指揮,事實上也得到劉淵指揮下其他部隊的聲援和配合,從而成為匈奴劉氏的一支方麵軍,但他從來沒有失去自己的du lixing,牢牢地控製了自己的軍隊。石勒馳騁疆場,幫助匈奴漢國滅掉西晉,也逐步為自己將來自起爐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的餃子吃過了,劉淵命令他的兒子撫軍將軍劉聰等十將,南據太行山,清掃晉朝廷外圍。石勒則受命東進,攻打魏郡(河北臨漳縣西南)、汲郡(河南汲縣西南)、頓丘(河南清豐縣西南)等處,拆掉支撐西晉朝廷的四梁八柱。

石勒不負漢王重托,率領大軍迅速到達預定戰場,強製拆除違章建築。**大哥赤膊上陣,釘子戶哪裏敢放一個響屁,這裏的壘壁望風而降者五十多所。對於這些和司馬家沒有血緣關係的封建領主,石勒沒有采取霹靂手段,而是采取了拉攏腐蝕的辦法,以國家的名義授予這些壘主以將軍、都尉的名號,給予印綬,唯一沒有的是工錢,因為石勒也是自收自支。因為石勒的動作很溫柔,致使“老弱安堵如故,軍無私掠,百姓懷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