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家(1 / 3)

就這樣在趙家村漸漸過去半年多,又到夏天,正值姐姐暑假時,我們搬家了。

之前說過,外公家住在山下,趕集上學時都會經過,當時隻剩一個大舅舅和外公在家,其他舅舅都外出打工,都搬出那一排老房子了,那時候漸漸搞新農村建設,一些主路開始鋪水泥,所以舅舅們基本上都搬到鋪水泥路的路邊了,外公也搬過去沿著河邊也是老房子的對麵建了一座小戶棚,老房子空的空著,拆的拆了,像媳婦跑掉的三舅舅和在外麵做包工頭老板的幺舅舅的老房都沒拆,估計是因為媽媽代養姐姐的原因,舅舅舅媽們一直勸說爸媽從趙家村搬下來,一是趕集和做生意方便,二是小孩上學近,三是下麵老房子寬敞一些。這一次,我不知道大人之間是怎麼溝通商量的,爸爸順從了媽媽的意願。

那年夏天,媽媽叫了一兩位趙家村的叔叔們一起幫忙搬了家,其實也沒多少家具,左不過就是些鍋碗瓢盆,記得我好像還搬了兩個凳子,大概有二十公裏左右的路程,那時候不懂,隻覺得好玩,老房子的灰塵很多,媽媽掃了又掃,灶房簡單的收拾一下後,媽媽煮了些麵條給叔叔們吃,爸爸和他們聊著天,我對門前那條河還有對麵馬路上過路的一些陌生人新鮮好奇著。

吃完飯剩下一家人又開始收拾衛生,在灶台旁邊有一根快燒了一半的房柱子,聽媽媽說,那是年少時她燒火做飯不小心燒掉的,被外公及時發現一桶水才澆滅,又好像聽姐姐說,那是她爸爸和媽媽吵架時三舅舅生氣放火燒的,總之,那根柱子好像有許多它的故事,我和姐姐收拾最裏屋那間老房子,是真正的老房子,木頭都被煙熏黑的那種,但那種黑是擦不下來的,好像長在裏麵似的,起初我和姐姐挺害怕,黑咕隆咚的,房間那種木質的窗戶口很小還用紙糊了起來,媽媽把後門打開透光我們才敢收拾,後門很小,開不大,我們用木杆抵著不讓它關上,媽媽在房間把一個叫米櫃的箱子打開,一種很獨特的氣味也散開,是那種塵封了很久的木香和一些舊衣服的氣味,她把裏麵的一些衣服拿出來,我和姐姐很好奇的問著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媽媽會解釋這是誰誰的衣服,有外婆的,有媽媽和舅舅們小時候的,還會有一些老照片,是一兩個舅舅年少時在廣東拍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年少俊朗,旁邊有一些好看的假背景,當時覺得新奇完了,因為我從來都沒有拍過照片,也很少看到別人拍的照片,隻看到過結婚本上爸媽的合照,我都能看很久,媽媽收拾完那些東西就走了,該燒的燒,該留的留,剩下簡單的我和姐姐收拾,因為灰塵多,所以澆完水才掃地,那個房間是隔空的木板地,我們把穿不上的衣服拿來擦,那個時候不知道有拖把這個玩意,連這個名字都不知道,還是後來看到住對麵馬路邊開便利店的大舅媽拖她家水泥地才知道的,其餘房間都是泥巴地,有個拿來做客廳的房間地麵還有點斜,凹凸不平的泥巴被爸媽用鋤頭大概鏟了一下,應該是木板被拆掉了,爸爸偶爾會笑著對媽媽說“看吧,這就是你要搬下來的局麵,不聽你的還不行,就不相信我的……”媽媽不知道懟了他句什麼,爸爸隻嗬嗬笑了一兩聲。

臨近傍晚時,唯一在家的大舅舅家來看過我們,大舅媽來聊了一兩句就趕鴨子去了,那時候沿河住戶會養一些鴨子放養在河裏,有的會自己回家,有的會貪玩到天黑了都不回就在家附近像找不到路一樣叫,讓主人去趕,每家的鴨子也不會亂組隊,它們都是自成一堆一堆的在河裏遊蕩,偶爾還會控製不住在野外下蛋,我和姐姐就愛去撿。

剛開始前幾天我們沒有接電,一直用的蠟燭,旁邊有一家鄰居,兩個兒子都外出打工隻剩他們一對夫妻,對麵馬路邊也有一家,是一個單身獨住比外公年輕一點的老人,在他家上麵一點還有一家人,那家有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女生,叫燕子,她是被抱來養的,天黑後旁邊的鄰居偶爾會來串門,在搖曳的燭光下聊一會兒後就回家,我和姐姐拿著蠟燭睡在裏屋黑的那間,躺下閉上眼睛後我總能聽到河水在流淌的聲音,是以前沒有聽過的,剛開始睡不著,翻來覆去和姐姐東拉西扯了一會兒才慢慢睡去。

第二天我和姐姐做飯,弟弟自己在旁邊玩,爸媽去趙家村了,做好飯我看到媽媽一個人背了一個大桌子下來,那一幕到現在都很清晰,她好小一個人,瘦瘦矮矮的被桌子快壓到地上了,當時我的心裏衍生了一種很奇怪的情愫,是心疼是無奈還有無助,她後來會給我和姐姐說“我厲害吧,那麼大張桌子我都扛下來了,沒有什麼是可以難倒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