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今天的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插在郢都城牆上的楚軍旗幟在夜風吹動下獵獵作響,不時可以聽到遠處嘩嘩的江水聲。城牆上楚軍士兵正在認真地巡邏,觀察著敵情。城外的吳軍大營卻死一般寂靜,隻是在月光的映照下可以看到巡寨的吳軍哨兵。
在郢都的令尹府後花園中,卻傳來悠揚的琴聲。隻見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文士在月光下撫琴,此人臉色紅潤,雙眉入鬢,方麵大耳,正神情專注地撫琴,而悅耳的琴聲正從他手中彈出,琴聲雄壯高亢,宛如高山的雄偉氣勢,突然琴聲一變,變得清新流暢,猶如無盡的流水。而坐在中年文士旁邊的卻是一位老者,這位老者此時坐在一個石凳上,披散著頭發,穿著一件楚袍,正閉著雙目沉浸在琴聲中。琴聲戛然而止,中年文士眉目緊鎖,歎了一口氣,仿佛有心事。閉著目的老者睜開了眼,老者的目光深邃有神,開口對中年文士說道:“伯牙,你有何心事?”名喚伯牙的中年文士對老者說道:“子期兄,現在吳軍圍城,郢都危在旦夕,你難道一點都不擔憂嗎?”子期說道:“伯牙兄,你我二人以琴結為知己,但你的政治眼光卻比不過我。放心好了,吳軍不會攻城的。”伯牙一聽大為奇怪問道:“現在楚軍主力盡失,吳軍已將郢都團團包圍,眼看城破在即,為何子期兄卻說吳軍不會攻城?”子期淡淡一笑說道:“伯牙啊。事情哪有你想的那麼簡單。雖然吳軍已將郢都包圍,但一個月來都沒發動進攻,你道為何?”伯牙說道:“是呀,我也覺得奇怪,吳軍包圍郢都一個月有餘,卻沒有發動一次進攻,這是為何啊?”子期淡淡一笑說道:“楚王在郢都被包圍前,已向各國派出使者求救。各國都不希望看到楚國被吳國吞並,否則,等吳國吞並了楚國,下次對付的就是他們了。所以各國都答應了楚王的求救,現在齊國陳兵在泗水,晉國陳兵在淮水,其他宋魯衛等國也都跟隨晉齊陳兵吳國邊境,而且吳國的盟友秦國燕國也要求吳國退兵。況且楚國乃幅員千裏的大國,不可能一下子就被吞並,我想吳王夫差心裏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吳軍一個月來沒有發動一次進攻,至於吳軍為何沒有退走而是仍然將郢都包圍,我想吳王夫差在等待著楚國的決定。”伯牙大為好奇,問道:“吳王夫差在等待楚國決定什麼?”子期說道:“夫差在等待著楚國決定付出多大的代價來換取吳軍退兵。”伯牙說道:“原來如此,看來楚國這次要出血割肉了,而且代價一定非常大!”子期點點頭,卻沒有再說什麼。
果然,翌日,楚王就派出以令尹子期為首的使節團隊來到了吳軍大營。子期在與吳王夫差的討價還價後,吳楚兩國終於達成了和談。楚國割讓漢江以東淮河以南的大片領土給吳國,來換取吳國退兵。吳王夫差沒想到楚國會犧牲這麼大來換取吳國退兵,不禁喜出望外。楚國割讓的土地不僅包括了江淮平原,還包括了長江流域的大片土地,一直到郢都附近,其中包括了彭蠡澤和雲夢澤。這樣一來,吳國的領土比原來足足擴大了兩倍,而且都是盛產魚米之地。吳國一躍成為了當今天下領土最大的諸侯國。吳楚和談後,楚國把都城遷到了離吳國較遠的鄀,並命名為新郢,原來的郢都則成為了抗擊吳國的前線。
吳王夫差為了有效的控製全國,在與群臣商議後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製,把全國分為了八郡,分別是東海郡,泗水郡,淮南郡,淮北郡,九江郡,長沙郡,江東郡,會稽郡。並由夫差親自任命郡縣長官,郡的長官為太守,縣的長官為縣令。這樣一來,夫差對全國的掌握能力大大增強。夫差又邀請孔子派出弟子在全國範圍內開辦學堂,全國年滿六歲的兒童都必須入學,由孔子弟子講學。孔子聽到夫差的請求後,欣然答應,派出自己的得力弟子到吳國各地講學,傳授知識。夫差又對楚國割讓的土地上的楚人們許諾,一定將他們與吳人一視同仁,並且免去了他們三年的徭役賦稅,楚人們歡聲雷動,消去了對吳國的敵視,漸漸歸心。
周敬王三十九年發生的這場吳楚大戰,使天下局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吳國在經過擊敗楚國獲得楚國的大片領土後,成為了此時天下的超級大國,勢力從東到東海,北到江淮,西到江漢,南到百越,勢力極為龐大,已有了吞並天下,包舉宇內的實力。一時間其他諸侯國神經緊張,害怕吳國發兵攻打自己,與吳國關係好的蔡唐等國對吳王夫差更加尊敬,其他的諸侯國如晉齊秦燕等國正在思考怎樣抵消來自吳國的威脅。一時間天下局勢風起雲湧,各國都在絞盡腦汁,施展渾身解數,在這大爭之世保全壯大自己,消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