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勝聽從文種的建議,把自己的俘虜換成了自己麾下的精兵,並把利刃藏在身上。檢查的官兵沒有想到熊勝會玩偷龍轉鳳這一招,讓熊勝蒙混過去了。子西陪同楚惠王在重兵保護下來到了檢閱台,看到熊勝長的魁梧雄壯,一表人才,手下的兵精神飽滿,士氣高昂,一看就是平時訓練有素。不禁老懷大慰,對熊勝教導道:“你以後要再接再厲,不能辜負了你父親和我的期望。”熊勝聽到後,大受感動,對子西說道:“勝一定聽從叔叔的教導。”子西滿意的點頭大笑。楚惠王也虛情假意地勉勵了熊勝幾句。檢閱開始了,子西陪同楚惠王來到了俘虜麵前,想要仔細看看吳軍的俘虜,這時隻聽熊勝大叫一聲:“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於是假扮俘虜的熊勝手下,掏出利刃與楚王的護衛交戰,而楚惠王和子西早已被熊勝製住了。一時間人群亂作一團,楚惠王的臉早已嚇白了,心中不住後悔沒聽沈諸梁的話。子西反應過來,對熊勝喝道:“熊勝你想幹什麼,不怕殺頭嗎?趕緊把大王和我放了!”熊勝大笑道:“怕死就不會這麼幹了,叔叔稍安勿躁,我不會把你怎麼樣的。”熊勝把劍放在楚惠王的脖子上,喝令趕來的宮甲退走。宮甲一看楚王和眾大臣都被熊勝製住了,不敢輕舉妄動,又不敢真的退走,就離熊勝等人遠遠地監視。熊勝把楚王和眾大臣帶到了楚王宮,並勒令楚王退位,讓子西寫退位詔書,子西不肯,大罵自己是當初瞎了眼,接回熊勝。子西的罵聲激起了熊勝的凶性,於是殺了子西,囚禁了楚惠王。熊勝聽從文種的建議,用榮華富貴籠絡宮甲,宮甲們一看熊勝掌握了大局,於是也都歸順了熊勝,熊勝大喜,命石乞統領眾宮甲,文種為令尹。
子西的兒子武城尹公孫朝逃出了郢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不久起兵朝郢都殺來,並傳檄楚國各處要起兵平叛。葉公沈諸梁也在自己的封地起兵響應公孫朝。一時間楚國各地聞風響應,沈諸梁等人聲勢大漲。聞知沈諸梁和公孫朝起兵來攻,熊勝不禁慌了手腳,因為自己剛剛得勢,人心未附,於是趕忙向文種問計,文種對熊勝說道:“沈諸梁等人之所以起兵叛亂,是因為楚王還在,如果主公殺了楚王,那麼沈諸梁等人就失去了起兵的理由,那麼這場叛亂很快就會平定下去的。”熊勝一聽,就殺了楚惠王,自立楚王,並以楚王的名義勒令沈諸梁等人退兵,沒想到沈諸梁不僅沒有退兵,反而聲勢更加浩大,而且宮甲們也對自己殺了楚惠王多有抱怨,郢都民眾也開始對熊勝怨恨起來。終於沈諸梁等人大軍攻到了郢都,在民眾的幫助下攻開了城門,這時楚國貴族們也帶領家兵加入了攻打熊勝的隊伍中,宮甲們也開始反戈一擊。熊勝一看局麵失控連忙派人去請文種,沒想到卻得到消息說文種的府中人去樓空了。熊勝明白了文種是背叛自己了,不由陷入了絕望中。最後和石乞逃到荊山中自縊而死,石乞因為拒絕透露熊勝的消息被沈諸梁烹死。
楚惠王被熊勝殺死後,楚國群龍無首,最後大家商議,決定立楚惠王年僅八歲的兒子熊中為楚王,就是楚簡王。沈諸梁因為平叛大功被任命為楚國令尹,而公孫朝為大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