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強大的袁紹(2 / 2)

我帶頭鼓掌,“曆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不多,能保持不敗已是不易。”

又說,“這個戰例給了我們一些啟示:所謂內政和軍事兩分是對立和統一的,並不能因為一方的強大而否定另一方的貢獻,這就是吾要采取軍政分離的真正用意,各位可明白。”

“原來如此,軍政分離是為了互不幹涉,從而達到不內耗的目的。”

“恩,主公就是厲害啊。”

“以後一定要緊跟主公的腳步。”

“凡是主公說的話都是對的,凡是主公反對的都是錯誤的。”

“主公英明神武,必定帶領我們統一天下的。”

......

“好了,大家肅靜,下麵繼續。”揮手示意一下。

陳宮繼續說,“由於目前為冬季,對公孫瓚十分不利,所以短時間內還不能分出勝負,至少要到三月春季才會繼續戰爭,但也有利於公孫瓚處理後方隱患,三個月後,必然是決勝之局,而勝利者也必然是公孫瓚。”

“好,公台所言甚是,那麼再介紹最後一個諸侯袁紹。”

“主公,田軍師乃是冀州人,不如就有元皓來解說。”

“可,那就請元皓來解說。”

田元皓本是冀州人,而對四世三公的袁家那是比較了解的。

於是上前發言,“首先,要了解袁紹此人,此人乃是袁家家主的兩個主要的有力競爭者,其乃是庶出長子,而且儀態威儀,善於交際,故交友廣泛,許多士族都跟隨其後;袁紹乃西園八校尉之一,但其餘都聽命於他,當時董卓先鋒抵達洛陽時隻帶了三萬西涼軍,袁紹要是當機立斷的話,還是可以反敗為勝的,然而直到最後被困死也不敢反抗,這說明其乃是個外表光鮮的草包;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實力,其麾下目前戰將眾多,謀士亦不少,實力相當強悍,但是卻困守一個小小的渤海郡內,必然是等待機會圖謀冀州,我方應該時刻關注,不可給其任何機會。”

“其麾下人才眾多,武將有顏良、文醜、高覽、麴義、牽招、淳於瓊、高幹、朱靈、蔣奇、馬延、焦觸、張南、臧洪、周昂、韓荀、韓莒子、呂威璜、趙睿、嚴敞、何茂、王摩、夏昭、呂曠、呂翔、馮禮、鄧升、郭援、孟岱;文士有:審配、逄記、郭圖、許攸、陳琳、董昭、王修、朱漢、耿苞、華彥、孔順、陰夔、審榮、韓珩、張津、袁買、田疇、管寧、張珔、胡昭、令狐邵、韓範、閻柔。”

“其中,大將有顏良、文醜、高覽、麴義、牽招、淳於瓊。謀士有審配、逄記、郭圖、許攸。”

聽著袁紹有這麼多人才,那是越聽越驚,原本以為我方已經是實力強大了,可是一比較,就看出差距來了,總數完全超過了我方,武將與我相差不多,但那個強大的文士軍團,超出太多了,那是相當震驚。怪不得曆史上韓馥直接讓出冀州算了,打是肯定打不過的,那還不如直接投降,還算保住了性命。

大廳裏不時發出抽氣聲,聽的我都有點沒有底氣了,不過畢竟早有意料,稍深吸口氣,恢複了。任你袁紹再怎麼強大,早晚為我所擒!這麼一想,不就是送菜來了麼,那是越多越好,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