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後山(1 / 2)

清晨的日光和煦而溫柔,遍酒大地,萬物好似蒙上一層輕煙薄霧,景色如夢似幻。不用人催促,大家都起得很早,收拾完畢,準備出發。

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愁雲密布,有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悲情壯誌,尤其是燕家父子倆,淚眼婆娑地看著生活了幾十年的院子,好似不會再回來了一樣。

燕家父子自幼生活在這裏,對後山有一種天然的敬畏和恐懼,昨晚說起後山之事,燕老總是眼神飄忽,支支吾吾,表情十分不自然,顧夜白嚴重懷疑,他們倆對後山之事有隱瞞。

樂羨和林崎川既沒有顧夜白那般洞察人心的眼力,也沒他錯綜複雜的大腦,他們隻當燕家父子倆舍不得離開家,輕聲安慰他們,“放心吧,我們一定把你倆安全送回來。”

一行人各懷心思地來到了後山。進入之前,林崎川給了他們一粒藥丸,用來抵抗山中的瘴氣,“這個隻能抵擋普通的瘴氣,如果遇到含有劇毒的,就趕緊跑。”

滿山的綠色,碧綠蔥鬱,蒼翠欲滴。滿樹的繁花靜靜地綻放,在枝頭筷族叢立,散發著隱約的芬芳。身邊瘴氣環繞,幾米之外便看得不真切了。

燕老是他們之中唯一進過後山的人,由他在前麵帶路。顧夜白環顧四周,看著腳下,明明是無人踏足的險境,為何會有清晰可見的道路?

“你說這些年來,都不曾有人出入過後山,那這些道路,難道是天然形成的嗎?你到底隱瞞了什麼?”顧夜白厲聲質問。

“確實每隔三年就會有人進入後山,但是從來沒有人從後山出來。”

“不是說這後山凶險,不宜居住,那為何有人進,卻沒人出?”樂羨問。

“這是族中秘辛,本不該與你們這些外人說。”

數百年前,我們一族遷徙到佘村,染上了一種怪病,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活不過三十。家族迅速由盛轉衰,人丁凋零。

後來,有一位得道高僧路過此地,白衣飄飄,慈眉善目,他說,他是他是佛祖的弟子,過來解救我們的。

族中的人為他修建了一座寺廟,日日供奉。一日,他在打坐之時,渾身散發著數道金光,猶如佛祖現世,普照眾生。

他睜開雙眼,像是佛祖附身,金黃色的眼眸透露著威嚴,他緩緩開口,“你們擅自在這裏安家,觸犯了這裏的山神,隻要你們每隔三年獻上一位童男童女,怪病可除。”

說完,他又緩緩地閉上了眼睛,周身的金光漸漸散去,恢複了往日的神情,並且對剛才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在場的人都認為是佛祖顯靈了,跪著磕頭謝恩。之後,那位高僧隻身前往後山,並再也沒有出來過。

至此之後,族長按照佛祖的指示,每隔三年往後山送去童男童女。你們所認識的薑迎便是數百年前的一位童女。

但是她趁我們不注意時,悄悄從後山離開了,那一年,山神沒有收到童女,發了怒,我們村一夜之間死了數十位老人。

燕老將他知道的事情和盤托出,這些事情已經過去幾百年了,全靠一代又一代口口相傳,其中刪刪改改也好,添油加醋也罷,已經分辨不清了。

“這個習俗保留至今嗎?”樂羨問。

“嗯。”燕無雙回答,他知道,把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孩扔在後山,對於他們這些外人來說,著實有些殘忍,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族規,是千萬不能更改的。

“每當送去童男童女的前夕,山神都會通過寺廟向我們傳來消息,譬如山中的地圖。這山中的道路每隔三年就會發生一些變化,沒有地圖的指引,很容易走向危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