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弘雅,揚威州人氏,天下名士也,百裏勝武大元帥帳下第一謀士。
荊漠二族殘虐大佑,時彭弘雅年僅十五。荊族席卷之勢,各州皆不敢擋。揚威守將,棄城而逃,滿城惶惶,皆議獻城。弘雅以稚子之軀,臨垣而呼曰:“荊,蠻夷也,凶殘成性。諸君冀荊有仁心,何其愚也?揚威有方城,牆高而堅,若執戈而守,城未必破。若開門而降,能保荊蠻善諸君乎?”
弘雅遂聚殘兵,發槍戟於青壯,散弓矢成精兵。時荊王子莘克壯擊破我朝水師,頓兵揚威城外,聞弘雅自命為將而守,笑曰:“佑已無人,稚子豈可為大將?”
弘雅兵止三千,聞荊勢大而不屈,登城禦守。弘雅多智,克壯一時難破,遂遣使曰:“彭子若降,荊必厚君。”弘雅就書回曰:“王子愛弘雅,弘雅知也。惜為敵國,不能效力。王子若歸我佑朝,弘雅必附王子帳下,任王子驅策。”
克壯更重弘雅,臨城歎曰:“弘雅誌不可奪,才不可攀。”遂命荊軍促力急攻,曰:“吾不可不敬弘雅,必傾力,以示吾重。”越三日,克壯破揚威,擒弘雅。
克壯曰:“彭子降乎?”弘雅笑曰:“王子惜才,弘雅感銘。然弘雅終是佑人,不能降荊。請斬弘雅,立碑曰‘佑義士彭弘雅’,弘雅已多謝。”克壯曰:“斬義士不祥。”遂釋弘雅。荊之慣例,凡守城不降者,必屠城。左右請屠揚威,克壯笑而止之曰:“孺子戲而城守,諸將多日方拔,愧甚而怒乎?”
克壯遂頒令,凡荊所拔之地,皆不允屠城之舉。所有西南一帶,各州活民何止千萬?弘雅稚子一人之力也。
聖武皇帝起事飛胤,弘雅來投,附四海王。弘雅進王曰:“佑疲弱六百年,民好文不武,不敵荊漠之壯。然蠻雖多力,智卻不取。天佑佑朝而降公,公勇武冠絕天下,蠻亦不敵。然公勇,卻少謀,屢戰雖不敗,公可知危已臨乎?”
王怒曰:“稚子太狂妄,某斬將如割草,稚子能乎?”弘雅對曰:“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公可謂騎將也。然陛下軍皆付公,陛下所冀,僅為騎將乎?”王汗顏,曰:“彭子請教我。”弘雅曰:“將之九材,仁義禮智信步騎猛大,公僅可謂騎將,難稱大將。若論公之器,無非直而有慮,勇而能鬥,僅千夫之將也。”王異其言,曰:“彭子言某之器,某愚,請教我。”
弘雅曰:“吾所言,非公之器也,乃將之器。察將之器,令其領兵。公之器,僅千夫,公亦自知,遂隻領千兵。然公拔六州,陛下重之,遂托舉國之兵。公以騎將之材,任大將之位,以千夫之器,領天下之兵。材器不具,對荊漠虎狼之敵,公之危不遠矣。”
王涔涔汗落,奮立而言曰:“某材器皆不足,不堪領大軍,彭子稍候,某去進王,辭某之位。”王見帝,辭將不受,帝憤然曰:“弘雅危言以悚,辯士所慣伎倆也,勝武不可信之。”遂不許。
王歸,弘雅迎而問曰:“帝其不許乎?”王色沮,弘雅曰:“帝既不許,公何不任之?”王曰:“不可,某僅村夫也,幸一戰而救帝。帝以某為兄弟,遂托天下兵,此私情也。因私而將兵,某不懼己之危,然帝危矣,佑危矣。”
弘雅大笑曰:“弘雅眼拙,公之材器,非吾能料也。”王異,弘雅曰:“吾讀書入愚,未識公之材器,陛下卻早已識公,陛下聖明若斯,誠佑之幸也。”王更異,弘雅曰:“公未讀書,更不識字,遂自謙為村夫。弘雅甚愚,亦以此而斷公之材器。然公之舉,可以為大將,可以為天下之將。”
王問:“何為大將?”弘雅對曰:“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王又問:“何為天下將。”弘雅曰:“仁愛洽於下,信義服鄰國,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視如家室。”
……
浦水一役,王擒莘克壯。弘雅曰:“克壯昔日釋我,兼廢屠城之行,蠻之義士也。”王遂禮克壯,釋之。
……
王伐漠,令弘雅從,弘雅曰:“帝之誌,不在荊漠,在乎宇內。佑殘破,力未複,帝之誌,陷民於水火。”王垂淚曰:“某亦知,然帝意已決。”弘雅歎曰:“帝之智,可以拒諫,公之諫亦無用也。”弘雅遂夜遁,不知去向,王亦不尋覓。
其後,王隱於山林,帝念弘雅之材,命人尋訪,終不獲。
《四海王征伐記•;謀士卷•;彭弘雅篇》。
《四海王征伐記》,共十三冊,我隨手抽出一本,正是《謀士卷》那一冊,這一冊,第一篇就是《彭弘雅篇》。
聖武皇帝見我讀得認真,也不打擾我。這時那個太史跪著說:“聖上,所有十三冊《四海王征伐記》,都編撰完了。”皇帝輕輕歎息一聲說:“四海王,你走得倒是灑脫,留下朕一個人。唉……”
我抬起頭來,見庭中那十幾個官員,依舊直直的跪著,隻有我和李獵人仍然並肩站著。我這時才醒悟過來自己失禮,連忙跪了下來。
皇帝見我手上仍然拿著書,問道:“百裏卿家,你剛剛在看哪一篇,那麼入神?”我回答說:“皇上,草民看的是彭弘雅篇。”皇帝頓時放聲大笑起來,他的聲音極其宏亮,卻透著一種隱隱的苦澀。我心中想:皇帝也會有苦惱嗎?
皇帝又是長長歎息一聲,才緩緩的說:“朕自即位以來,已經十八年了。這十八年裏,誰見了我不是戰戰兢兢?但是有兩個人,一個是四海王,還有一個就是這彭弘雅。”他似是不在意的目光輕輕掃過我,但是我卻覺得他的眼神是那麼的淩厲,心中不禁一寒。皇帝又說道:“他們兩個,是天下間僅有的兩個人,兩個敢忤逆朕的旨意的人。”他雖然這麼說,但是語調輕快,似乎還極為愉悅,不過,也帶著絲絲的酸楚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