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比弗 你也要善良(1 / 3)

快樂是在瞬間打開的,又伴隨著巨大的撕裂的痛苦。

痛苦和快樂並存。

這濕漉漉的夏天,濕漉漉的比弗,濕漉漉的黝黑細膩的皮膚、亮晶晶灼人的眼睛和燦爛明媚的笑容。

我像藤蔓一樣纏繞著比弗,比弗在我心裏。

我每天要麼蹲守在婚飛白蟻巢雕塑下望著比弗,要麼在荒草萋萋、渺無人跡的梵園中遊蕩。

比弗如果來過,為什麼了無痕跡;比弗如果沒有來過,為什麼心中留有掛念?

母親把隔壁的別墅取名為梵園,是哥哥和伊麗姐姐建議的。他們倆在緬甸學習梵文,又去牛津大學,用另一種現代方法鞏固、進修了一遍。現在,突然風馳電掣地想要建立一個商業帝國,同時還要做公益,打算暫時放下對這門古老美麗的語言的研究。

伊麗姐姐準備把東方元素融入到她的服裝和珠寶設計中,以東方文化為主,西方文化為點綴,母親很讚同她的觀點。她們倆是倒過來的,一個對西方文化很沉湎,一個呢,完全醉心於東方文化。

梵園柵欄大門拆除了,用類似緬甸蒲甘寺院的紅磚重新修了,一進門,是一個影壁,影壁上刻了梵文的阿字,線條簡單靈動,令人內心安靜而有力量。這裏要造成流蘇集團公司的私人會所和設計院。

這棟別墅,王爺爺買下來給我,我和王子玉想不好做什麼,猶豫不決,卻被行動力和想象力一樣快的母親和哥哥征用了。做好了別墅大門,母親和哥哥的完美主義又發作了,另外,要兼顧我堅持保留的草坪和客廳設計,一時之間,難以平衡,想象力枯竭,又擱下了裝修。

王子玉的痛苦,每個月會發作一次。那是因為對母親的思念和對父親的內疚,這兩種念頭反複交替,他又在本能自我保護和壓抑,無力承受的時候,就會爆發。

王爺爺告訴我,當初悲劇發生的時候,他打算帶著王子玉離開去另外的住所;但是王子玉哭得撕心裂肺,他說媽媽在,媽媽不讓他離開。他要媽媽。他還是一個五歲的孩子。果然,他每天在兒童遊樂室和母親玩耍,和母親說話。有時候也會和爸爸說話。

玻璃房屬於他母親,整個房子是她設計的,她是熱帶雨林愛好者,黃金蟒也是她養的。那時候,黃金蟒還不足一米。

王爺爺懷著深深的愧疚感,當初兄弟倆各自結婚成家了,想要搬出去住,應該答應他們的要求。

“我太自私了。”王爺爺靠在椅背上,歎息道,“我喜歡兒孫滿堂,承歡膝下。我觀念太老了,我太怕孤單了,我怕孩子們拋棄我,我甚至連財產都不願意多分一點給他們。我擔心他們有錢就有了自由,離開我。我的生意,我事必躬親,我不願意放權給他們。我不是不相信他們,他們能力都很強,我是不想分家。我把他們緊緊控製在身邊。我們家一百年來,子孫不夠興旺,三代單根獨苗到我,好不容易得了兩個兒子,兒子才生了孫子,就被我毀了。”

太陽西斜,掛在杭州郊外的西山上。夕陽光芒萬丈,然而已經不刺眼了,天空中的雲被染得鵝黃粉黛、繽紛瑰麗,錢塘江也被染得半江瑟瑟半江紅。

如果不是我學過心理學,我會接不住王爺爺和我說這些。他可能需要我幫忙,也可能需要,隻是傾訴。這麼多年來,他帶著王子玉孤獨地住在這裏,竭力維持著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多麼大的定力呀。人生三大悲哀:少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他占了兩條。

他捧著王子玉,這個王家唯一的香火,小心翼翼地為他遮蔽風吹雨打。他能捧到幾時?

“我送給你別墅,說是為了結為幹親,但也是為了讓我學會割舍,學會贈與,學會放手,學會擁有更大的智慧。”王爺爺說道,“我知道你聽得懂,你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有智慧的孩子。我很謝謝你沒有拒絕,非常感謝。你家裏根本不在乎幾千萬。我謝謝你給了我機會,讓我我學會了贈與。當初,如果我把財產做一個合理的分配,給孩子們空間,把他們分開來,悲劇就不會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