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第六十四 相遇(1 / 3)

要說,誰對清廷皇帝康熙前半生的重要最大,那麼當數李光地了。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晉卿,號厚庵,別號榕村,泉州安溪湖頭人。開漳先鋒,輔勝將軍李伯瑤之後。

其祖係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渡東村人。後其祖經風水大師黃妙應指點,將李伯瑤墓遷到渡東,並按黃妙應之說定居在湖頭。

曆史上,他本來在康熙九年,也就是1670年參加清廷的科舉。一舉考中了進士。受到了康熙的賞識。在三藩之亂的時候,幫助康熙平定了三藩。安定天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現在由於複****的出現,李光地徹底的改變了原本曆史上的想法。偷偷過境到湖南,想要投靠複****。

可是自從到湖南後,李光地親眼望著湖南的改變,讓大吃一驚。這個複****和曆史上的其他起義軍隊,有著特別顯著的區別,那就是這些士兵,知道為什麼而戰,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自己的家人,民族。

這一刻,他的心徹底的被震撼了。望著田地間百姓們露出真心的微笑,討論著明年的收成,雖然充滿菜色的臉上和其他地方的百姓差不多,可是他們眼中閃爍希望的目光,卻是李光地從來沒有看見過的。

於是,來到長沙的李光地,並沒有貿然的去複****元帥府。自己一介書生,要想讓複****的首領看上他,重用他。

就憑一張嘴,恐怕連元帥府都進不去!所以李光地就來到聞名天下的嶽麓書院,思考著怎樣才能讓李江源知道自己。

在他來到嶽麓書院的第四天,當李光地在院中散步的時候。突然衝進來一群步伐矯健,身材魁梧的侍衛。隻見他們都是一身淡黑色錦衣,身上還穿著簿甲,看著上麵的做工。就知道是能工巧匠精雕細琢的精品。

而且這些人臉上都,散發著濃烈的殺氣,讓他這個沒有上過戰場的讀書人,感到了一陣膽寒。李光地感歎道:“這些都是百戰之士。一定都是上戰場廝殺過的漢子。要不然怎麼能有這麼濃烈的殺氣。”

隻見為首的一個侍衛,大約和他差不多年紀大,也是二十來歲。臉上一副肅然的模樣,大步的走到他麵前抱拳道:“這位兄弟,今天我家主人要在這裏休息,希望能挪下位子。這裏是五兩銀子,就當兄台的幸苦費了。”那人說完,從腰間拿出一錠五兩的銀子遞到他麵前。

“哦?沒想到這位大哥這麼和善。看來複****對百姓秋毫無犯,真的是名不虛傳啊!在下李光地,不知道你家主人是複****的那位將軍?”李光地望著他手上的銀子,有些感歎道。

在還沒有來到湖南的時候,他聽過了無數的傳聞,有的說複****都是身長五尺的妖怪殺人不眨眼,專門掏敵人的心肝下酒。對於這些傳聞,李光地從來都是棄之以鄙。這些坊間百姓的傳聞當不得真。用來糊弄下無知百姓還差不多。對他這種飽讀詩書得讀書人,卻是不相信這些的。

可現在看到複****的軍紀如此,不得不讓他感歎,要是在其他地方,讓韃子遇見這種事的話,不敲詐錢財就不錯了,怎麼還會對人這麼和顏令色。

“怎麼?兄台你是從外地來的?”那侍衛眼中閃過一道殺氣,手不自覺的抓住腰間的刀柄。其他的侍衛也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場麵頓時一凝。望著他們眼神中閃過的殺氣,李光地連忙回過神來。他這是反了大的忌諱了。嘴裏急忙解釋道:“諸位兄弟,可不要誤會,我可不是韃子的奸細啊!”

帶頭的侍衛,想了想。對他厲聲說道:“這錢你先拿著。兄台,對於你不該知道的事情,就不要多問。否則把命都丟了就怪不得別人了。柳山,你們幾個先看著他。我去向主人稟報。”然後轉身朝外間走去。

望著剩下瞪著他的幾個侍衛,在看了看手中的銀子,李光地心裏一陣苦笑:“真是禍從口出啊!”不過他心裏到是沒什麼緊張的。複****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胡亂殺人吧!反而他心裏充滿了一絲好奇。他想看看這擁有這班勇士做侍衛的人,到底是何妨神聖。

聽完林雲虎的稟告,李江源心裏一陣大喜:“沒有想到,反清的大業剛起了個頭,就有這麼多在曆史上留下一筆的人名人都出現了。看來當初斷然起兵是個英明的選擇。如果一直埋頭發展實力。恐怕以後的對付韃子越是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