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以酒惑敵(1 / 2)

顏真卿既要加固城防疏浚河道,又得招兵買馬,但必須還得防備被安祿山察覺。

這點小事當然難不住足智多謀的文人,特別是像顏真卿這種大家。

於是顏真卿安排心腹,該怎麼做怎麼做,征兵、加高城牆、治理護城河等等,一切有條不紊。

而他則每天約幾個文人騷客,高調張揚,不是跑大酒樓喝酒,就是劃著船在河湖裏纖繩蕩悠悠。

安祿山也不傻,對於各地肯定安排的有心腹間諜,用來觀察地方官的動向,刺探情報什麼的。平原也不例外,照樣有給安祿山通風報信的。

見顏真卿每天四處遊逛,醉生夢死,他們也被這種表象所迷惑,對顏真卿暗地裏搞的小動作雖然有所察覺,但覺得並無大礙。

加固城牆以及疏浚護城河,理由是汛期馬上到了,不提前籌備謀劃,到時候搞的措手不及,可就把事鬧大了。

招兵買馬可不能明著來,畢竟現在跟叛軍硬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所以顏真卿每天是花天酒地,就是讓安祿山的間諜們看看太守在幹啥。不僅僅跟幾個哥們喝,還經常請那些間諜一塊跟著喝。

安祿山得到報告,認為顏真卿不過是文弱書生,隻知道咬文嚼字,哪會懂領兵打仗啊,也就放鬆警惕,不管這邊的事了。

安祿山派手下大將尹子奇進攻江淮一帶。

第一波擋住前進步伐的,是一個叫雍丘的小縣城。雍丘就是現在的河南杞縣。

縣令張巡隻是個文官,卻在雍丘憑借著一座小城池,幾千臨時組織起來的散兵,竟然把尹子奇擋了好幾個月。

眼看著雙方實力差距太大,雍丘城牆低矮,兵力不足,後勤保障也跟不上,死守下去隻能是死路一條。

此時睢陽太守許遠派人來溝通,說雍丘很難守得住,不如到睢陽合兵一處,尚有跟叛軍抗衡的可能。

張巡想想也是,於是連夜帶著三千多疲憊不堪的兵丁奔赴睢陽。好在兩個地方離的並不太遠,用現在的計量來說也就六七十公裏,急行軍一天也就到了。

算上張巡帶來的人馬,睢陽城不過區區六千多人,要抵擋尹子奇的十三萬大軍,難度可想而知。

看手下人都有點心裏沒底,許遠將軍事指揮權交給張巡。這時候的許遠雖然比不上張巡的指揮能力,但是其心胸沒得說,大敵當前,一切必須要以禦敵為重中之重。

張巡別看是個文官,對於打仗,謀略那是一流的。

當時命人在城牆上觀察,敵兵一到,馬上彙報。

他卻擺了桌酒宴,和幾個武將不慌不忙的飲酒。還真別說,本來人心惶惶的,見主帥都鎮定自若,慢慢的人心就穩定下來。

等探馬報告敵兵已到城外,正在安營紮寨。張巡立馬披掛整齊,對正喝酒的幾位將軍說,趁敵兵立足未穩,各位將軍可否敢跟隨我出去廝殺一陣。

那幾位都懵了,心說我們總共就幾千人,外麵可是十三萬。如果憑借城牆壕溝滾木雷石,還能抵擋一陣。現在跑出去,那不是飛蛾撲火嗎!

隻是看到張巡一介文弱書生尚且有如此鬥誌,作為武將的豪氣也被激發出來。於是就有大將說,您是主帥,還是在城中觀敵瞭陣,我等出去廝殺!

張巡說,嗨,當官的都貪生怕死躲在後麵,士兵們怎麼肯用命。不要說了,都隨我出去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