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青年之前,生活無憂無慮,所以在他前期的作品中,不乏一些提籠架鳥的詩。
當然,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嶽》,據說還是二十來歲時候的作品。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大家看最後這兩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多麼豪邁。這種詩句,也隻有少年壯誌才能有感而發,讓垂垂老矣的油條吟出這樣的詩句,真難為人呀!
就這麼一位大才子,考試竟然也落榜,跟誰講理去?
不過這不能完全歸咎於杜甫,應該說是李林甫的問題,別看倆人都是甫字輩的,可還是一點照顧都不給。
主要原因是李林甫害怕上來些青年才俊,會對他的相位產生威脅。在玄宗下詔命天下隻要有一技之長的都可以來長安參加考試,哪怕這一技之長就是會生孩子的都可以。隻是李林甫卻一個都不錄取,對皇上說野無遺賢。意思是但凡有點本事能耐的都進了朝廷,民間已經沒有賢人了,剩下的都是閑人。
杜甫跟李白最後一次見麵,贈李白一首詩。
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有時候真是羨慕人家古人,沒那麼多俗套。倆人好的能喝暈了睡一張床,蓋一條被子,就連大白天的,出門還手拉手。這玩意放到現在,倆幾十幾的大男人拉著手上街,回頭率指不定躥升到多高呢!
安史之亂爆發不久,駐守常山郡的顏杲卿便有了行動。
由於安祿山當時是範陽河東節度使,所以顏杲卿算是安祿山的部下。當安祿山起兵造反,顏杲卿便聯絡在平原的弟弟顏真卿,二人悄悄的聚集死士,聯係豪強,打算在安祿山背後插一刀子。
此時叛軍已經攻陷洛陽,安祿山派心腹大將李欽湊和高邈鎮守土門縣。
顏杲卿想要出兵,就必須拿下土門,才能繼續往西進發。
不過硬打硬拚,顏杲卿和族弟顏真卿屬於文官,肯定幹不過戎馬生涯的李欽湊和高邈。好在文官有智謀,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這天打聽到高邈外出,土門隻留下李欽湊值班,顏杲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簡單介紹一下顏真卿,書法界有顏筋柳骨吳帶當風的說法,顏筋就是指的顏真卿,
話說顏杲卿派人去請李欽湊來常山議事,具體我也沒搞明白地理圖,估計土門隻是個縣,而常山應該是地級市,土門率屬於常山郡管轄的關係。否則如果土門級別高,那顏杲卿得跑李欽湊那邊彙報工作。
李欽湊是武將,本身有一定的武功,再加上唐代許多文人都練武,所以對付武將得加著十二分小心。
顏杲卿得知李欽湊到了,吩咐手下先把他安排在賓館休息,本大人還有別的事要處理,回頭再接見商議軍務。
到了晚上,顏杲卿雖然不出麵,但得安排人接待呀。於是派袁履謙去陪著李欽湊喝酒。
李欽湊不明白咋回事呀,既然有酒有肉,那就吃唄喝唄。而袁履謙是帶著任務來的,肯定得想方設法的讓他盡可能多喝最好是喝多,才能好辦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