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酒宴翁婿(1 / 2)

北朝的周和齊先放一放,再把視線轉向南方。

北齊高歡死後,據守河南的東魏大將侯景不服管教,濃眉大眼卻有點瘸腿的他叛變了。

先是給宇文泰掌權的西魏拋出橄欖枝。

但是宇文泰認為這家夥兩麵三刀,屬於三姓家奴類型,不能要。於是給封了一大串頭銜,反正都是虛的嘛,既不發工資,也不交社保。

侯景心裏沒底呀,你這就給幾句好聽話,就想讓我給你賣命,哪有那好事啊。

這時候侯景管的地盤大部分屬於現在的河南省,南邊有梁國,北邊挨著就是東魏,也就是後來的北齊。往西跟西魏是鄰居,可以說是四麵挨打的地方,不找個靠山,那是混不下去的。都說有奶才是娘,現在找不到奶,不就成沒娘的孩子了嗎!

西魏不要,東魏回不去,隻能找南梁商量了。

侯景以十三個州為誘餌,寫信給梁武帝說隻要接納我,這十三個州郡就算是投名狀。

梁武帝覺得不費一兵一卒,白得一個大河南,何樂而不為呀!兩邊一拍即合,侯景算是有了娘家。梁武帝封侯景河南最高行政長官,都督河南以北諸軍事。

不久東魏派出以慕容紹宗為總司令的大軍討伐侯景,梁武帝派侄子蕭淵明支援。結果大敗,蕭淵明被活捉,侯景跑到壽陽。

沒幾天,東魏求和,表示願意把蕭淵明無罪釋放。侯景可坐不住了。

為了試探梁武帝,侯景以東魏的名義給梁武帝寫信,大致意思就是以蕭淵明交換侯景。結果梁武帝不辨真假,直接說早上蕭淵明回來,晚上就把侯景給送過去。

侯景看到信,這個罵呀!你這老不死的蕭衍,老子給你賣命,你卻想賣了我。既然你不仁,也別怪我不義。

侯景聯絡了蕭衍的義子蕭正德做內應,打進建康城。

蕭正德名字挺好,做的事可是德不正啊。

這家夥本來是蕭衍的親侄子,由於當時蕭衍沒兒子,就從哥哥那過繼一個。後來蕭衍立了太子,這哥們心理上就不平衡了,叛逃到北魏,隻是這種人到哪都討人厭。在北魏日子過得不順心,又回到南梁。梁武帝念在一家人的份上就沒處理他,還官複原職。

人的德行敗壞,真的可以沒有底線。據說蕭正德跟親妹妹私通,為了掩人耳目,殺了個婢女,然後放一把火,說死的那個是妹妹。

不過這人也沒落好,終究死在侯景手裏,這才叫引狼入室啊。

梁武帝在位後期,對朝政已經沒了興趣,取而代之的是一心向佛。先後四次放下國家人民,出家當和尚去了。

大臣們一看,呦嗬,昨天還在這上朝呢,今天怎麼不見人了呢?

得找啊,也好找,就在寺廟裏呢。

國家沒有皇帝,還叫國家嗎?眾人好說歹說,每人捐倆月工資給廟裏,算是把皇上贖出來了。

可是沒幾個月,皇上又跑了。沒辦法,再弄倆月工資捐出去吧。

如此三四次,動不動一個兩個億的捐給廟裏,看來佛祖也愛錢啊。

大臣們還說呢,幸虧侯景打過來,要不然工資不夠贖皇上,家裏人可就沒飯吃了。

梁武帝建了許多寺廟,供奉佛像。達摩來到建康,梁武帝說我建了這麼多寺廟,是不是有功德?

沒想到達摩直接來一句,沒功德。惹得梁武帝很不高興,談話自然不歡而散。

趕到侯景打破建康城,梁武帝就坐在大殿裏等著。叱吒風雲的侯景見了,竟然兩腿一軟,不由自主跪倒。而梁武帝依然麵不改色,可見其修為確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