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一聽也急了,這老曹消極怠工,還有理了他。不行,今天這事必須說清楚。
吩咐太監,起駕丞相府。
曹參接著,麵對老板,那套用酒堵嘴的招數肯定不能用了,老老實實的行過大禮,等著皇上訓話。
也就是漢惠帝脾氣好,這情形還是心平氣和的說話。
惠帝說你這天天拿著工資不幹活,怎麼能對得起丞相這個職業呢?
曹參道:‘’臣鬥膽問一下皇上,您能力比高祖皇帝如何?‘’
惠帝說朕當然不如先帝。
曹參又說:‘’那皇上認為臣的能力比蕭相國如何?‘’
惠帝略一沉思,道:‘’怕也是不及。‘’
曹參這下算是抓著理了,道:‘’既然皇上您不及先帝,我也不如蕭相國,那咱幹嘛還要折騰呢。就按照先帝和蕭相國留下的規矩,照著執行也就是了。‘’
惠帝聽著有些道理,但又覺得哪裏有點不對勁,卻找不出從哪反駁。無奈的搖搖頭,幹脆由他去吧。
蕭規曹隨,無為而治,確實讓大漢朝老百姓休養生息,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創造了必要條件。
不過現在來看,前輩留下的也不一定全對。大的方針政策不變,一些小問題還是需要改動的,要不然都一成不變,社會豈不還是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嗎?
不過曹參並不是糊塗蛋,要不然劉邦和蕭何不會同時都看上他。他也不是天天喝酒泡妞,該做的工作還是不能落下。
到了漢文帝劉恒上台,繼續采取與民生息的方式,漢朝國力進一步發展。
不過在西漢初創階段,因為經過連年戰亂,老百姓迫切需要發展生產,糧食供應還是有些緊張的。糧食不夠吃,釀酒業肯定受直接影響。所以在西漢初期,酒的消費減少,屬於奢侈品,一般老百姓想喝酒,難度還是挺大的。
並且漢文帝本人非常節儉,反對鋪張浪費,所以酒文化在漢文帝時期,並沒有留下太多的精彩故事,這應該也是百姓之福啊!如果都像魏晉南北朝時期,奢靡之風盛行,苦的還是百姓。
漢文帝時期,出了一件在當時不算大,但後來鬧大了的大事。
吳王劉濞因為能打敢殺,被劉邦封在了吳地,定都揚州,劉濞就是吳王。
漢景帝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劉濞的世子劉賢來長安遊玩拜見皇帝劉恒。論著劉啟和劉賢是堂兄弟,年紀相仿,就留著一塊在宮中玩耍幾天。
劉濞是劉邦的親侄子,也就是說劉濞跟現任皇帝劉恒是親親的叔伯兄弟,他倆的兒子可不就是堂兄弟嘛。也許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樣,但關係就是這麼個關係。
當時劉啟和劉賢都十來歲年紀,在一塊玩的也不錯。
這天中午兄弟倆一塊喝了點小酒。我對這個有點奇怪,雖然說民間喝酒在當時比較少,皇宮自然是不缺酒的。問題是兩個十來歲的小屁孩就喝酒,是不是成熟有點太早了。
酒後閑著沒事,倆人在宮中擺開棋盤,下起棋來。
下著下著,可能吳地的棋規和長安有點區別,倆人為了一步棋怎麼走發生了爭執。這本來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也是該出事。
劉賢也是從小嬌生慣養的,脾氣像他爹,都不是那麼好,說話還挺橫。
劉啟也不尿他那一套,氣的狠了,拿起棋盤照劉賢就打了過去。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