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逮捕獨裁者巴裏奧爾(中)(1 / 2)

愛丁堡內港碼頭的一艘舊遊艇上,幾個西裝革履的男子圍坐在一張舊得褪色的圓茶幾旁。他們之中,年齡最大的是個白發蒼蒼的老者,看起來至少有七十歲,但眼眸明亮,神采奕奕。坐在他右手邊的中年人,像北歐人一樣蓄著濃密的絡腮胡,可他的麵部輪廓又是典型的英國人。

在長者的正對麵,端坐著蘇格蘭陸軍總參謀部的資深參謀軍官理查德-摩爾,盡管一身便裝,但軍人的特有氣質,一眼就能夠從人群中區分出來。

“就這些麼?”年長者問。

“嗯,就這些!”摩爾答道。

“一半是好消息,一半是壞消息!”年長者表示。

絡腮胡子接話道:“這是一個不能錯過的機會!總理府守備森嚴,隔著兩個街區就有暗探,想要闖進去實在太難!”

摩爾道:“即便能闖進去,他也有不少迅速逃走的手段,據說他的辦公室、臥室、浴室甚至餐廳都有隱蔽通道,隻需要幾秒鍾就能讓他擺脫險境!”

“我們這次行動,要不要聯絡那邊?”絡腮胡子以征詢意見的口吻對長者說。

長者躊躇片刻:“聯絡肯定是要聯絡的,但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們動手的確切時間和方式,以免消息從他們這邊泄露出去。我們需要的是他們的保證——在我們逮捕為這場紛爭負責的巴裏奧爾之後,前線的戰鬥能夠立即停止,然後盡快開啟一場公正、公平、公開的停戰談判!”

“我非常讚同您的觀點。”摩爾道,“停止戰爭,並且保證蘇格蘭的獨立地位,這是一切會談的基本前提!”

“明白了!”絡腮胡子點頭道。

“話說回來,你們打算怎麼對付他的衛隊?”長者摸了摸下巴,“那些人都是最優秀的士兵,而且是絕對忠於他的。”

“隻要能逮住他,以他為質,他們肯定不敢妄動,必要的時候……”摩爾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長者點了點頭。參與逮捕行動的人,寧跟他同歸於盡,也不能讓他活著離開,否則的話,蘇格蘭的軍政界不免會有一場血雨腥風,更要命的是,這個國家還將繼續蒙受戰火屠戮,不知會有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又有多少無辜的生命就此凋零。

這遊艇上的“圓桌會議”,便是蘇格蘭秘密抵抗組織——“聖騎士”的最高領導人會議。跟存續多年的愛爾蘭抵抗組織、英格蘭抵抗組織以及德國的反政府組織不同,這個旨在反對獨裁者巴裏奧爾暴政的抵抗組織,組建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其規模還僅限於少數軍政界的開明之士。若不是巴裏奧爾一意孤行,挑起跟新聯合王國的外交紛爭,把這個好不容易獲得獨立的國家重新推入到了覆滅的邊緣,“聖騎士”不會貿然采取這種極端行動,也不會有如今這樣的大好機會。

在蘇格蘭陸軍參謀部的作戰地圖上,A、B、C三條防線用色彩鮮豔的線條做了標注。A防線位於南部國境線附近,以埃爾斯登要塞和鄧弗裏斯築壘陣地群作為戰術支撐點,全長兩百多公裏,開戰之時部署有16個師另若幹獨立作戰部隊,兵力約21萬人,占到了蘇格蘭現役部隊的一半略多;B防線位於愛丁堡和格拉斯哥以南,以科爾丁厄姆、布萊斯布裏奇、高爾斯頓這三個築壘陣地群為戰術支撐點,開戰之時僅有7個師、若幹獨立部隊以及民兵部隊駐紮,兵力約14萬人,占蘇格蘭現役部隊的30%左右;C防線位於愛丁堡和格拉斯哥以北,東西兩端分別是金卡丁和鄧巴頓,防線全長108公裏,是三條防線中正麵最短的,也是縱深最淺的,它的作用是在AB兩條防線失守後,為蘇格蘭軍隊固守愛丁堡、格拉斯哥兩地提供策應和支撐的,開戰之時,這裏隻駐紮了1個正規師和若幹民兵部隊。

前線戰況岌岌可危,巴裏奧爾離開陸軍參謀部後,回到總理府逗留了約莫兩個小時,之後便有整隊車輛駛出總理府,朝50公裏外的布萊斯布裏奇而去。

得知這個消息,陸軍總參謀長戈登將軍戰在辦公桌前,手按在電話機上足有兩分鍾,這才抓起話筒,要通了第1炮兵師戈登將軍的電話。

在蘇格蘭,戈登是個很常見的姓氏,而蘇格蘭陸軍總參謀部的戈登將軍、埃爾斯登要塞守軍指揮官戈登將軍還有第1炮兵師的戈登將軍,這三位可不是單純的同姓氏,他們是出自格拉斯哥戈登家族的堂兄弟。駐守埃爾斯登要塞的凱森-戈登最為年長,因才能出眾而被同僚們稱為“能者戈登”,其次是擔任第1炮兵師指揮官的伯恩-戈登,因精通炮術且風格勇猛,被同僚們稱為“勇者戈登”,最年輕的當屬陸軍總參謀部的弗萊徹-戈登,因為頭腦靈活、才思敏捷而被稱為“智者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