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去了一年,我時刻關注著關東的局勢。
永祿四年(1561年)在確定了武田信玄不會為北條氏火中取栗之後,長尾景虎又讓直江、柿崎等將領從越後帶援軍進入關東。三月化雪之後,集合了關東眾多反北條勢力的聯軍才又開始向小田原城推進,然而此時北條氏的防備也已日趨完備。
由正麵強攻小田原城?長尾景虎沒這麼愚蠢,其他關東武將也不傻,於是不願損失兵力的聯軍開始了對小田原城的圍困。然而要維持聯軍的補給不簡單(聯軍主要組成如下:長尾氏、成田氏、太田氏、小田氏、佐竹氏、宇都宮氏、裏見氏;兵力據傳有將近十萬人),要保持這種雜牌聯軍的戰鬥意誌就更困難。一段時間後,景虎發現部隊已經暮氣沉沉,解圍撤退成為必然,不然河越夜戰的場景又將複見。永祿四年(1561年)閏三月十六日,長尾景虎匆匆在鐮倉鶴岡八幡宮繼承上杉家,出任關東管領並改名上杉政虎;之後又支持足利藤氏繼任了古河公方。五月,聯軍狼狽撤離,上杉(長尾)軍雖然撤回到了廄橋城,但其在北條軍的追擊下也遭到了不小的損失。
北條氏打贏了對上杉政虎的戰爭,但北條氏政眼前的狀況卻更棘手了。駿河的今川氏真到目前的表現簡直是一塌糊塗,每天不是跳舞就是和歌一點也不關心政局的變化。靠近甲斐的井川氏竟然棄今川氏投靠了武田家,而靠進濱鬆的二俁、氣賀、伊平氏因為窮困潦倒隻有向德川氏投靠了,舉族向安土國的荒蕪區足助地區遷移,各自分到了一定的糧食和財物,而氏真卻對此束手無策。雖然二俁、氣賀、伊平氏投靠了德川氏,但是他們都是因為財政問題無法解決而今川氏真又不接濟後才放棄故土投奔德川氏安土國的,而井川氏卻剛好相反財政平和,但在武田家的工作下還是和領土一起投靠了出去。於是去年關於善得寺盟約將要破棄的傳說到現在開始有一點兒根據了,如果想要保持北條氏在未來的地位,北條氏政的任務就更多更急了。
北條氏政一方麵急著恢複領內遭到聯軍破壞的部分,另一方麵靜靜等待著清算舊帳的時機。同年九月十日(1561年10月9日),無法容忍武田信玄利用海津城強化對北信濃控製的上杉政虎發兵川中島,雙方在川中島八幡原大打了一場,武田軍在損失了武田典廄信繁、諸角豐後守虎定等將領的情況下擊退了上杉軍,差強人意的獲得了第四次川中島之戰的勝利。由於武田、上杉兩軍在此役戰死了五千人以上,北條氏政得到了向關東諸反北條勢力清討舊欠的好機會;北條氏暫時不必擔心武田氏的背盟和上杉氏的關東攻略了。很快,成田氏、佐野氏、小田氏等幾家小領主再次向北條氏臣服,北條氏的關東霸權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恢複(雖然上杉政虎於其間再次出兵關東,但效果已大不如前了)。
永祿五年(1562年)正月一日,磐田城領主桑野蜂橋率領家族500人以及領土3000石正式投向了德川氏,並且領到一批德川家淘汰下來的武器以及30門鐵炮。
永祿五年(1562年)正月四日,今川氏真以反叛罪名派出3000人圍困磐田城逼其就範。桑野蜂橋馬上向的德川家所在的濱鬆城發出了求救信。
永祿五年(1562年)正月十五日,我以今川家違背了德川家和今川家的協議為名義,整齊了20000兵力以長子德川秀忠為總大將,蜂須賀小六正勝為副大將向今川家進攻。並且發出了如果投降就以家臣禮示之,如果加入今川家就以原三河為準,發出了投降為臣,抗拒為努的旗印從**城出發。而短短十天之後,遠江大部土豪紛紛投降,拽馬城主飯尾連龍、鵜殿氏長等人投降德川家。鵜殿氏長之父長照因為血緣關係帶領少數幾名親信以及少數幾個土豪一起聚集在遠江重鎮掛川城,而掛川城城主朝比奈泰朝一麵請求今川氏真援軍,一麵籠城做頑抗狀態。
經過近一個月的狂攻,掛川城淪陷,朝比奈泰朝開城逃到了清水城,而鵜殿長照自殺身亡,應鵜殿氏長請求收殮其父並隨軍遠征。
此時的今川氏真龜縮在清水城內唆唆發抖,不知所措,派出使者向同盟武田氏以及北條氏求援。三月,德川氏將近30000(遠江收攏的部隊9000)逼近清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