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宰相蕭瑀,副宰相封德彝為首的不少朝臣卻紛紛上書表示反對她們認為打天下靠武力,治天下也要靠武力,他們的口號是人主當獨運權勢,震耀威武,征討四夷。也就是說認為是文不及武。
這都是一些過時了的話題了,甚至經過了兩次的辯論了,而李二的答複卻是“治國與養病無異也,病人覺愈,彌須將護,若有觸犯,必將殞命。治國亦然,天下稍安,尤須兢慎。”也就是說他臨時是選擇了魏征的偃武修文,甚至隨後還有結論是“戡亂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隨其時。”其實在他的心中還是有對外用兵的想法的,可看著眼前破碎的河山,他還是覺得先休養生息的好,這其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否則他也會步廣的後塵的。
可為啥此時又有人提出來這個爭議來了呢,難道是借楊恒的手來表達他的願望麼,自然楊恒是這麼覺得的。
“這個,不是臣做的,陛下應該清楚的,再說,這上麵也沒有寫什麼麼,隻不過是在議論這朝政應該是以武治國而已,雖然這個時間提出來有些早,不過臣認為,很快我們就應該對外用兵了,要讓四鄰臣服麼,而不是聽他們的馬屁,還要賜給他們一些貴重的物品,甚至是一些我們多年研製出來的技術,結果是讓他們強大了反而來打我們。”楊恒並沒有看到李二的臉色,而是自說自話了起來,甚至都有些應和這個小報上的內容了。
“你,你,你,讓我說你什麼好呢?朕是那種人麼,現在四海升平,多麼的和諧,朕賜給外人財物以及技術,甚至是工匠,那是表明我們大唐跟他們交好的決心呢,你,你,朕沒法跟你說了,你回去好好想想吧。”李二讓楊恒的政治智慧給打敗了,怎麼會有這麼一個政治白癡的女婿呢,平時他的伶俐都哪裏去了,可自己的女女怎麼就喜歡這個小子呢?
“那,陛下,臣告退。”楊恒誠惶誠恐的後退著走了出去,其實這也是他裝的,自然是裝給李二看的了,如果把李二給氣死了,這曆史不就改變了麼,誰知道李承乾會怎麼執政,也許自己會跟他成為仇人的,那麼自己就隻好拖家帶口的到海外創業去了,自己的享清閑就泡湯了。
“小郎君,小郎君,成了,鉛字成了。”這是楊恒回來得到的第一個好消息,可這些工匠就這麼聰明,自己研究不出來的東西,他們卻研究成功了。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先做好泥範,然後在上麵雕字,雕好之後,再把這個字放在一個小的框子裏麵,立馬倒上鉛水,於是一個鉛活字就做成了,而楊恒呢,他不但把泥活字給拋棄了,就是把泥範也給拋棄了,那自然是想不出來了,有時真是可以說經驗害死人呀。
“可小郎君,就是有一個問題,”當楊恒正高興的時候,就又有一個問題出來了。“什麼問題,說,”“小郎君,就是這鉛字太軟了,這麼一用力,就會扁了的。”“這個呀,好說,你們研究一下用什麼金屬跟鉛放在一起融合後能夠達到需要的硬度,還能夠容易熔化不就成了麼?”
好麼,小郎君實在是太高明了,這生祠還是需要立的,不過需要立在家中,不然小郎君會不高興的。所謂工匠麼,自然都是一幫癡迷的人,平時也許沒有人支持,也沒有錢財支持,那是什麼想法都實現不了,還有就是他們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可在楊恒眼中,這都不是困難,隻要點上一句話就成了。可對工匠來說,這句話甚至會頂幾年甚至是幾十年上百年的試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