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謝與薇涅爾是因為兩個人都到了一定的年齡,或許是他們自己想,又或許是他們家人想,又或許是這個社會需要他們這樣想,想要找一個去陪伴彼此的人,所以就有人介紹他們相親。
瓦謝的媒人在給他介紹薇涅爾時說過,薇涅爾是他同事家的親戚,跟你年紀相近。但經曆過相親的都明白,關係超過兩層就說明中間人壓根就沒有見過女孩的長相,所以接下來介紹女孩長相的話可以確定基本是編的,但這又是目前唯一了解女孩長相的途徑,所以又不得不聽取裏麵的有效信息。於是瓦謝聽到了形容薇涅爾的一些話:“這位姑娘長得含情脈脈,端莊優雅。”這句話的信息量可謂之巨大,初看或許會認為隻是通用介紹外貌的俗話,但仔細揣摩的話則別有一番風味。前半句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寫意,不能夠用具體的樣貌將此與之聯係,好像隻有璃月的雲錦比較適合這個詞。後半句看似能給具體的給予想象,但想象終歸是一種說不上來的高級,給人的感覺更像是我們水之國的芙卡洛斯。於是瓦謝最後總結,介紹外貌的信息越少就越美的神秘。中間人還說薇涅爾喜歡讀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瓦謝喜歡文學所以才這樣說的,因為現在讀書的人愈發稀少,但這中間人的描述又是目前唯一知道薇涅爾的信息,所以瓦謝又選擇了無條件相信。
或許是聽說了薇涅爾喜歡讀書,瓦謝頓時就來了興趣。瓦謝後悔剛才沒有問薇涅爾是喜歡蒙德的詩歌還是璃月的通俗小說又或是稻妻的輕小說。於是瓦謝打算全部做準備。從《野豬公主》到《蒙德高塔》到《絕雲亭記》再到《清泉之心》
甚至吟遊詩人的呢喃,特別是蒙德一位叫溫迪寫的詩,全部溫習了一遍。雖然連瓦謝都發現了相親應該不會聊這些,但如果說薇涅爾長得比芙卡洛斯還要漂亮,說不準就因為瓦謝多呢喃出一句溫迪的詩歌,從而相愛。
瓦謝便開始準備這場相親,或許在此刻,這相親的結果已經遠遠沒有瓦謝準備相親的熱情重要。瓦謝相信,如果薇涅爾和中間人介紹的一樣,那麼他的愛情一定會猶如月光下的海洋般靜謐美好。
於是瓦謝便開始了為這次相親做準備,期待著靠一次相親就能夠找到一個他真心喜歡的女孩。
下麵是瓦謝所製作的相親流程
一:生命的需求。地點:埃丁堡飯店。過程:吃飯中探討文學與夢想。ps 朗誦蒙德民間詩歌“風帶來自由的種子,時間使之發芽”
二:水的常態。地點:楓丹護城河。過程:在曆代大文豪走過的河邊肩並肩散步,在不知不覺中牽起她的手。
三:正義的意義。過程:在楓丹大劇院欣賞一場審判。
ps 在晚飯之前結束所有流程,因晚飯環節與午飯環節重複。穿衣不能太過浮誇也不能太過正式。一個人可以漫無目的地走但兩個人必須要有目的。
於是瓦謝與薇涅爾相約在那天的中午12點見麵。當瓦謝來到兩人約定的地點時,他在人群中尋找著如同稻妻輕小說中男女主相見的樣子,應當是人群中的大多數都是黑白的,隻有他和薇涅爾對於彼此來說是如同月光下的海洋般銀光粼粼,好像對於雙方不是初次見麵的而是相愛已久的。可是現實沒有輕小說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