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覺得自己以及大日本帝國的臣民還沒有淪落到這樣的地步,需要象喪家之犬一樣去向別人搖尾乞憐,這,他辦不到。
而且,他,明治天皇,如果要活,就要活得有尊嚴,否則,他寧願轟轟烈烈地死掉算了。
“可是,陛下,如果拚死一戰,臣等是死不足惜,隻是,隻是大日本帝國可能真的要,要亡了。”伊藤博文在猶豫中有點痛心地道。
其實,他一直很忌諱說這樣的話,但是,現在都這樣了,要說的,他還是得說。
而做為日本國的臣民,帝國的首相,伊藤博文有點不甘心,他不甘心帝國就這樣沒了,在他心裏麵,他還殘留著一個信念,那就是,隻要有一息殘存,他就得為國為君保留下光複的希望。
他要為東山再起留下火種。
心思雖然不錯,但卻毫無意義。
而明治聽了伊藤博文的話,臉色不由一變,這個事實,他知道,但是,如果要用國人的鮮血來換取他苟活於世,他不幹,如果是這樣,他即使活著,那也比死了更難受。
所以,他選擇戰。
“伊藤君,你走吧,朕是絕對不會走的。”明治搖了搖頭,不為所動地道。
他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走了。
“陛下,這,這,臣願追隨陛下與敵人決一死戰。”伊藤博文撲咚一聲,跪倒在地道。
伊藤博文讓明治的話嚇出了一身冷汗,明治這話不等於就是要他的命嗎?讓他走,然後將明治留下,怎麼可能,他就是再想走,那也得陪著明治一起走,他又豈能獨自逃生。
況且,如果明治沒了,他活著也沒任何意義了,因為,如果明治沒了,他去打誰的旗幟,用誰的名義來光複他們的帝國,明治這話等於是將他逼上了絕路。
而正因為此,伊藤博文也就隻有一條路可走了,那就是陪明治留下來,與太平軍決一死戰。
這也是現在伊藤博文所能選擇的唯一的路,雖然他是情非得已才走這條路,但是,他還是得堅定地走這條路,因為這是明治選擇的路,他得奉陪到底。
“伊藤君,起來吧,朕明白你是忠心為主,但是,有些事,我們明知可為但卻不能為之,而有些事,我們明知不可為但卻偏偏要為之,人生最痛苦的莫於過此,所以,委屈你了。”明治上前扶起伊藤博文,然後拍了拍他的肩道。
他完全理解伊藤博文的心情,隻不過,他必須得做出最合適的選擇,也許這個選擇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正確的,但在明治的心裏,他一定是最合適的。
“陛下,臣的這條命早已交給了帝國,交給了陛下,而能與陛下一起奮戰到底,那是臣的榮幸,而且臣也想通了,不論是死是活,臣都與陛下在一起。”伊藤博文激動地道。
他是豁出去了。
“好,不愧是我大日本帝國的股肱之臣,你有這份心,朕也十分安慰,現在,什麼話都不用說了,就讓我們攜手與太平軍痛痛快快地大戰一場吧。”明治豪情外露,指天大叫道。
他們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
於是,二人重新召集人手,調整部署,意欲與太平軍決一死戰。
而就在日軍忙碌著準備死守高知的時候,伊藤博文與明治接報,太平軍的使者來了。
使者?太平軍的?想幹什麼?明治與伊藤博文得報之後,不由互視一眼,然後心中冒出很多嘀咕。
可是,他們猜不到。
沉默了半晌,明治決定還是見一見,這一來,看看太平軍的使者想說什麼,如何說,二來,他已決定斬殺來使,以表其與太平軍死戰的決心。
所以,明治命人請太平軍的使者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