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家人給呂遠鵬添飯的機會,呂文輕問道:“鵬兒,聽釋兒說,你圈地上萬傾,可有此事?”
呂遠鵬一邊吃著飯一邊點頭道:“確有此事。”
呂文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鵬兒,開墾萬頃荒地,沒有數千人和數月光景,斷然不成。這還要耕牛、耕犁跟得上。”
呂文暗暗歎了口氣,又道:“需要的佃戶雖多,其實倒也不難,費些時日,到彭城、相縣,甚至薛郡、齊郡尋找些流民倒也能辦到,關鍵是耕牛。”
“眼下雖然馬上就要農閑,可找尋上千頭的耕牛,在這沛地也是不成。”
此時各國都對宰殺耕牛有嚴格限製,可偷宰耕牛還是屢禁不止,加上戰亂剛過,耕牛損失更加嚴重。
除了秦國所在關中地區好一些,在六國,尋常大戶人家,能有幾頭耕牛就算不錯。耕種多半還是靠人力,要想在小小的沛地找來上千頭耕牛,不要說價錢會高的嚇人,根本就不會找到這麼多。而且,有耕牛的都是有地的大戶人家,他們也不會出賣耕牛。
呂遠鵬知道這呂文最看重的還是土地,雖然他開墾荒地現在還算不得是呂家財產,可開墾出來的土地,按照他和徐勘的約定,每年還會剩下許多糧食,呂文早已算的明白。呂文現在所擔心的,隻是怕他一時無法開墾這些土地。還有這花費甚多,這大筆錢財,現在呂文是肯定再拿不出了。
另外,呂文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花費巨資開墾後,不等賺回本錢,這土地就被官家收回。
呂遠鵬咽下最後一口飯,抹了抹嘴,正要向呂文解說,卻見工師喜滿頭是汗,雙手抱著一件鐵器,樂嗬嗬匆匆走進院子。
神情興奮的工師喜甚至沒有理會呂遠鵬的招呼,將手中的那件鐵器輕輕放到呂遠鵬麵前,直起身興高采烈地對呂遠鵬說道:“公子,你要的犁頭做成了。”
鐵製犁頭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比歐洲人早用了2300多年。許多考古發現都證明,春秋戰國時期,鐵製耕犁就已經使用的很普遍了。
即便工師喜不說,呂文也看得出這是犁頭,隻是這犁頭的樣式和自家的有很大不同。
看著這和自家的犁頭明顯不同的鐵器,呂文有些疑惑地問。
“這是犁頭?”
“對。呂公,這正是按照公子給我的圖樣,製作的犁頭還有和它配套的曲轅,公子叫這新犁頭為曲轅犁。”
“新犁頭?曲轅犁?”呂文眼中閃過一絲驚疑。
呂遠鵬蹲在新犁頭前,正在仔細查看這這個犁頭。
這新犁頭,不僅有更尖的犁鏵,和舊犁不同的是還有一個可以調節的犁壁,黑黢黢散發著金屬的光澤。
沒錯,這就是他要的新犁。
呂遠鵬仔細研究過家中的鐵犁,發現,現在這種直轅犁,也就是二牛抬犁,不僅需要兩頭牛拉犁,翻土的深度也不夠,而且也不能調節翻土深度。雖然也有了犁壁,可是破土的效果不好,還需要有人把少數較大的土塊擊碎。也就是說,這直轅犁不僅耕地效果不好,還需要兩頭犍牛拖拉,一人操作耕犁,一人碎土,效率很低。
而曲轅犁隻需一人一牛,可以調節翻土深度,碎土效果也更好,耕地速度也更快。有了這曲轅犁,他開墾荒地的速度會比尋常快上數倍。呂遠鵬也是在徐堪答應給他荒地時,才想到這曲轅犁的。他可沒想到,這工師喜這麼快就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