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遠鵬所說的大兄和二兄,說得是呂文的侄子呂野、呂元。
呂遠鵬知道,呂文對於這些發財大計,最忌諱的就是分潤給別人。薛歐、王吸那些人還是呂遠鵬堅決爭取,呂文才不得不同意的。要呂野、呂元入股,不到萬不得已,呂文是不會同意的。
一陣肉香飄了過來,三個家仆挑著一對大木桶,端著兩大盆熱氣騰騰的燉菜走進院子。
見到呂家仆人來了,工匠們神情都興奮起來。
在呂家做這匪夷所思的桌椅不僅工錢多,還可學會如何製作桌椅,他們都看得出來,會製作這兩件東西,日後定可狠狠賺上一筆。
最關鍵的還是,在呂家做工,每日兩餐都有肉食。
這些工匠不僅地位低,平日生活也很清苦,製作活計尋常也不過每月一兩件,生活比之普通百姓還要不如。一年能吃上的肉食次數,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這次來呂家,每日都有肉食,這讓他們歡喜的不得了,私下都誇這呂家仁慈。
家仆並沒有在院子裏停留,而是直接把正在做事的工匠們都喊進了屋子。
目送這工匠們都進了屋,呂文搖搖頭道:“鵬兒,錢的事你先不要擔心,總會有辦法的。
對了你應該也沒吃飯,就在家中用吧,我們也該吃飯了。”
古人的日常飯食,都是一日兩餐,早餐在辰時,也稱食時。晚餐在申時,也做晡時。兩餐基本上是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生活相適應。
直到到了三國時期,因為農業有了較大發展,才逐漸改為一日三餐。不過,在春秋以後,貴族和大族世家以及家境較好的商人們,都是一日三餐。
雖然自呂遠鵬記事時,呂家就是一日三餐,可給工匠們三餐,呂文還是不很情願。這倒不是呂文吝嗇,而是他認為高低有別,這三餐不可輕授。
還是在呂遠鵬的建議下,呂文也想著盡快做出這桌椅,這才同意的。
此時,又有一個家仆拎著一個大大的食盒,來到呂文的麵前。
為了多製作桌椅,呂文每日就坐在這裏督工,甚至飯食也在這裏吃。
家人端上的食具是幾個陶盤。
這陶盤是呂文按照呂遠鵬畫出的圖樣專門定製的,專為在酒肆中使用。
陶盤中的菜肴分別有涼拌筍絲和蔥爆肉,還有一個是呂遠鵬也不認得是什麼的青菜炒肉片。
這倒不是呂文生活奢侈,平日間呂文也是個很仔細的人。隻是自從呂遠鵬向呂文、龔氏呂澤、呂釋之、呂雉展示了那讓呂家驚歎不已的廚技之後,這些天龔氏一直在領著幾個呂家的廚子和幾個家仆,每日鍛煉刀工和呂遠鵬傳授的廚技。
那些作出的菜肴,總得有人吃不是。
現在呂文頓頓都有香噴噴的美味,以至於身材都略有發福。
看著那粗細均勻的筍絲和薄薄的豚肉片,呂文腦中不由又出現了令他心悸了許久的那道炫目紫色霞光。
關於那道神奇至極的紫色霞光,呂文除了暗暗叮囑呂雉不要跟任何人說起之外,呂文再沒有向人提起,哪怕是對龔氏和呂澤。
自從這個五子重傷痊愈後,每每作出驚人之舉,無不讓呂文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