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都廣之野失意而歸,伏羲行走於茫茫天地之間,上看宇宙萬物,周天星辰之理,下看莽荒大地,萬族紛爭不休。
但伏羲心中隻有一個信念,為人族之崛起而修行。與天鬥,與地爭,天地主角寧有種乎?
現如今,天地間最強盛的種族,莫過於蚩尤的九黎魔族。但是,縱使他們實力超然,也不過是縱橫江水一域。神魔再強,萬族其心不一,人族固守首陽山之中,可趁勢而起。
屆時便是:
腳踏昆侖山河動,兵起首陽奈何天。
趕縛蒼龍擒白虎,一劍橫定大羅天。
在伏羲的臆想如何腳踢陸壓道君,拳打昊天大帝之時,他不知不覺的就走到了河水之中。這河水湍急,渾濁而沉重,縱是仙神也難渡。(修仙界沒得浮力定律。)
這伏羲常年住在首陽山上,見過這等場麵,慌亂之下,在水裏掙紮著救命。全然忘記自己的一拳斷流之力。
一連喝了幾口渾濁的河水,伏羲的人族血脈似乎遭到了侵染。當然,正在水中掙紮的伏羲哪裏有空想這些。他張口喊著求命,吞下了更多河水。(不是,這附近有人還是怎麼的,等天命吧!)
直到伏羲快沉沒之時,渾濁的河水中,突然出現一匹龍馬,他將伏羲駝起。背負著伏羲輕快的遊到一條幹淨的河流下,才把伏羲送上岸。這條河名為“洛水”。
沒等伏羲反應過來,龍馬就一溜煙似的跑了,卻從背上飄落一幅圖。沒來得及多謝救命之恩的伏羲,撿起這幅神圖就看了起來。
這幅神圖便是“河圖”,記載了神州大地中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海,山川地理。甚至記載了日月星海,諸神方位。
“好寶貝!當真是好寶貝。我人族真乃天命所歸,人族當興!”
伏羲看完河圖,興奮的說道。他自然明白,此乃天道授意,凡河圖所載,俱歸人族所屬。豈不正是人族當興之意?
卻不知何時,一隻巨大的神龜從洛水中爬出。就停在正聚精會神觀看河圖的身邊。
直到中午,伏羲才發現這隻神龜。心中暗驚,幸好現在是中午,不然早晚得出事。
仔細觀察之下,伏羲從神龜背上看到密密麻麻的神秘符文。竟然皆是道文顯化,名為“洛書”。
“道”不可名,不可狀,不可言說,卻顯化“道文”於此神龜背上。這究竟是何等的大造化,又是何等大能所為,試圖想從伏羲身上謀劃些什麼?
若是平時那個“睿智”的神算伏羲,必然能想到這點,並深究其答案。
但是,洛書顯化陰陽五行之奧妙,蘊含天地中星辰萬物之理。上可解讀天道之規則,下可明辨萬物之機變。
河圖洛書並聯一起,河圖便以1到10數為天地生成數,洛書以1到9為天地變化數。二者結合,便為人道五五之數。據萬物有氣即有形,有形即有質,有質即有數,有數即有象之理。合為“氣形質數象”五項基本要素,暗合五行之理。
伏羲以此為基,推演為八卦之理,又名為“先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