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身子不好,沒有出席今日的宮宴,桓王得了蕭雲崢的恩準,特入壽安宮看望拜見太後。
上官太後倚靠在床頭上,精氣神兒比前些時日好多了,瞧見桓王回來了,她慈愛的笑了笑,招手道:“小六,來!”
桓王恭敬的行了一禮,道:“兒臣給母後請安,一別多年,兒臣未能盡孝膝下,是兒臣不孝!”
上官太後歎了口氣,讓嬤嬤將桓王扶起來,她拉著桓王的手,端詳著他的麵色,見如今的他眼中是沉穩內斂的成熟氣度,再無曾經的莽撞與單純。
上官太後感慨道:“小六長大了,連母後都快要認不出你來了!”
桓王笑了笑道:“當年還要多謝母後告知兒臣實情!”
上官太後歎道:“容歡曾對哀家說,沒有人會需要‘善意的謊言’,這份‘善意’隻是說謊者的自以為是,被蒙在鼓裏的人大概寧願接受殘忍的真相,也總好過欺騙帶來的加倍傷害!”
桓王有一瞬鼻酸,啞聲道:“小嫂嫂睿智!”
上官太後試探道:“如今還怨她嗎?”
桓王笑了,道:“當年確實怨恨過,如今……當真不知該怨誰了!”
“孩子,與其緊抓著怨恨,餘生自苦,不如放下,放下本不該屬於你的愛恨情仇。你生在帝王家,理該明白,上一輩的恩恩怨怨與你們無關,民間常說‘父債子償’,可這話在帝王家行不通,若當真如此,不隻是後宮,連前朝都要亂了套!
“先祖曾滅過多少世家大族,改朝換代後也不乏那些大族的後世子孫‘死灰複燃’,重現家族昌盛繁茂,難不成都是奔著尋仇來的?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此話用來勸說你也不合適。如今,你是皇帝唯一的親弟弟了,是孩子們的皇叔,在王朝的尊貴無人能及,你有大好的前程,莫要沉湎於往事,耽誤了自己啊!”
桓王深吸一口氣,紅了眼眶,看著上官太後,道:“兒臣……多謝母後悉心教導!今後定當端正己心,為皇兄肝腦塗地!”
上官太後欣慰的笑了,道:“哀家上年歲了,隻想看著你們都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小六年紀也不小了,該安定下來成個家了!”
桓王抿唇一笑,搖搖頭,道:“兒臣不急,皇嫂新喪,兒臣沒能趕回來送她一程,已是愧疚,皇嫂生前待兒臣很好,就讓兒臣為她守一年的喪吧!”
他握緊上官太後的手,溫言道:“母後,您也不要太傷心了,我聽皇兄說自打皇嫂走後,您就病倒了,母後可千萬要保重鳳體,讓兒臣有機會給您盡孝!”
上官太後連連點頭道:“好好好,好孩子,哀家知道你們的心意,容歡已經寬慰過哀家了,如今哀家這身子好多了,禦醫說再吃幾服藥就差不多了!”
“那兒臣便放心了!”
“你還沒見過你的小侄子侄女兒吧?”上官太後笑眯眯道:“既已回了京都,平日裏無事就常進宮來,孩子們正到了好玩的時候,一定會喜歡你這位皇叔的!”
“兒臣還當真是有點兒盼著皇兄的孩子,不知會是什麼模樣呢?”
“哎呦~一個個長得那叫一個俊,哀家怎麼瞧怎麼稀罕!”
“哈哈……母後最是疼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