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人與人的差別(2 / 2)

說罷,拿著手鼓便蹦蹦跳跳的跑了。

駱才人追了幾步到門口,問道:“何時還我?”

木美人頭也不回,高舉著手鼓,揚聲道:“待太後娘娘壽宴過了就還你!”

說罷便跑出了重華宮的大門,手鼓的銅鈴聲乘著風飄出好遠。

駱才人不安的擰起了眉心,太後的壽宴?那豈不是要兩個月?

再者,木美人要她的手鼓做什麼?

|

太和殿。

蕭雲崢端坐桌案後,擰眉看著地方呈遞上來的奏折,麵色有些微凝重。

黃河馬上就要進入潮汛期了,黃河流域的治理向來是曆朝曆代的重中之重。

每年的伏秋大汛,堤壩若扛不住,極易引起水災。

黃河流經地域廣博,單一個利州地界就緊靠著黃河,良田眾多,一旦發生澇災,受苦受難的總是百姓。

聖祖皇帝年間,就曾遭遇過一次黃河澇災,伏秋大汛衝毀了堤壩,淹沒了萬畝良田,百姓們顆粒無收,流離失所,浮屍遍野,甚至引發了可怕的瘟疫,險些滅城,史稱“伏秋之難”,是史書上極沉重、極慘烈的一筆。

朝廷年年調撥官銀修理黃河堤壩,卻時好時壞,若遇國之蛀蟲中飽私囊,欺上瞞下,便是雪上加霜。

利州——地貌廣博,城鎮眾多,本就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一旦良田盡毀,後果不堪設想。

蕭雲崢正擰眉沉思,便聽耳畔傳來一聲輕聲細語:“陛下喝盞茶歇一歇吧!”

他抬眸望去,便見梁之桐端著茶盞,恭敬地遞到他的眼前,眉眼低垂,溫順可人。

蕭雲崢順手接過茶盞,撥弄著茶杯的蓋子,倏然問道:“朕記得……你父親是利州知府?”

梁之桐微微一笑,道:“陛下好記性,正是呢!嬪妾的父親從涼城調任利州,負責戰後重建,自打父親調任利州後,便十分勤勉,查閱了諸多利州的城記,翻閱到利州曾受水患所擾,遂父親還特意研究了防治水患之法!”

蕭雲崢好奇的挑了挑眉梢,道:“哦?說來聽聽!”

梁之桐笑容甜美,聲音柔和,徐徐道:“家父查閱古籍,看到聖祖皇帝曾親身經曆過黃河水患,並親臨利州治理水患,加固堤壩的同時,更注重疏通河道,引河水灌溉良田,所謂‘堵不如疏’,如此既泄了河水暴漲的壓力,也不至讓堤壩承重過大而決堤,以致衝毀良田,一舉兩得,實乃明智之策。”

蕭雲崢點頭道:“是啊,聖祖皇帝留下的治理河道的法子被後世子孫效仿、更新、完善、運用,確實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隻是未必每個臣子都能體會到聖祖的用心良苦,近幾年治理黃河也是時好時壞,地方呈報,觀天象今年的伏秋大汛許是比往年更迅猛些,朕擔心……”

梁之桐立馬道:“陛下不要憂心,嬪妾鬥膽替家父請纓,家父在利州任知府這幾年,每日裏想的皆是百姓民生之事,此番若將治理水患之事交於家父,他定不會讓陛下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