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郡的官府立即運作起來。

府中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忙的焦頭爛額。

潁川郡的百姓也是感到十分新奇。

三長法?

倒新鮮了。

為了效率起見,鄰長的任命完全是從五家中隨機抽取一家,由戶主擔任。

而裏長,則是從五位鄰長中選出。

黨長亦是如此。

旬日之後,凡官府在編之民,已經全部都被編入三長之內。

至於不在編的,誰也沒敢動。

他們這些官吏,幾乎個個都背靠著潁川陳氏。

拿別人的手短,吃別人的嘴短。

因此,心法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推行地雷厲風行,但其實並沒有傷到陳氏的根本。

田預早就料到這一點,這些時日來他也沒有閑著。

絞盡腦汁,苦想對策。

霸王硬上弓?

不行。

肯定不行。

他剛產生這種想法,就立馬自己否決了。

陳氏供養的私人部曲,甚至比官府的兵丁還要多。

真要逼急了他們,扯虎皮,拉大旗。

大不了就是一個“反”字。

官府如何彈壓得住?

明的不行,來暗的。

經過苦思冥想,田預在心中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能不能,先推行均田法?”

王猛給他們的命令是,在三長法推行完畢後,再推行均田法,最後才是兵民一體,軍功酬田法。

“敢不敢做這個主呢?”

田預把玩著手中的一枚燈盞,看著其中火苗被風吹的七倒八斜,就好像他的內心一樣,此刻也是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三長法可能對於小民百姓,沒有什麼概念,他們不知道這個法令有啥實際作用。

可是均田法就不同了,這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啊。

官府分田,分耕牛,分農具。

而且收的稅遠遠低於世家。

大家都不傻,這麼好的政策,當然一片歡呼。

“如果現在就推行均田法,那些得了好處的百姓必然會口口相傳,沒得到好處的民丁聽說之後,也定然眼紅不已。”

這麼一來,他們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不用鼓動,也不用官府采取強製措施,相信他們自己就會主動跑來入編。

那時候,可就是水到渠成了。

至於王司徒那邊,到時候他一紙文書說明情況,相信司徒不會怪罪於他。

仔細分析了一通之後,田預橫下心。

“就這麼幹!”

下定決心之後,他又命人張榜告示。

“謹告百姓:依據新政,凡年滿十五歲以上之男子,將賜予四十畝田地,而女子則賜予二十畝田地,初授田地之男子將另賜予二十畝桑田。凡朝廷所授之田地,可以家傳,但不可轉讓,不可隨意買賣。”

要分田了!

告示欄下,圍著許多的百姓。

其中不乏世家的蔭戶,這道法令看的他們每個人心裏都癢癢的。

現在的時令,正是播種的大好時機。

先得了田的百姓,到秋收季節一定會迎來豐收。

......

潁川郡,長社縣。

長社,古戰場。

皇甫嵩曾在這裏大破黃巾聯軍,曹操也是從這裏開始,登上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