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殺傷力極強的遠程武器,專克騎兵。
三國時期,蜀地多山林,並且少馬,而當時的曹魏政權擁有整個東亞最為強大的騎兵。
二者的人口差距也非常大,由此帶來軍隊數量上的差距,並且這種差距根本沒有辦法彌補,蜀軍在麵對魏軍騎兵的衝擊時往往會吃大虧。
為了壓製魏軍的騎兵,諸葛亮改良了連弩,稱這種弩為元戎弩,箭頭用鐵製成,弩箭長八寸,一把弩可以連續射出十支箭。
連弩的優點在於快速擊發,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火力優勢,數千人可以打出數萬人的火力,戰場上可以真正做到箭如雨下。
可想而知,當曹魏的騎兵滿懷信心地衝擊蜀漢隻有幾千人的步兵時,敵陣突然發射出數萬人才會有的箭矢,心裏是一種什麼感受。
“臣給他起名為‘燕弩’,它也能一次性連發十支箭矢。”
冉閔接過那把弩機,在手中細細把玩。
這玩意設計的十分精巧,還有瞄具,簡直堪稱古代版的半自動手槍。
“這弩機射程有多遠?”
趙整沉吟過後,道:“大約三十步。”
三十步,也就二三十米。
“嘖,射程是否有些短了?”
“回陛下,燕弩雖然射程較短,但勝在能夠一次性連發十支箭矢,隻要敵軍進入射程,那麼殺傷力是難以估量的。”
“況且,此弩機輕巧便攜,不同於一般弩機弓力過大,需要兩人才能操作。所謂燕弩,就是像飛燕一般輕便快捷,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可以快速學會如何使用。”
這話說的有理,往往軍隊中培養一名弓手都是很不容易的。
在大眾的印象中,弓箭手往往是那種遠戰逞威,近戰抓瞎的角色。
但其實,這種刻板印象是相當錯誤的。
真正的弓箭手,都是大力士,畢竟可不是誰都能拉的開弓弦的。
在史書中介紹古代猛將時,也常常強調其能開多少斤的弓。
轅門射戟時,紀靈說自己可以開500斤硬弓,張飛得意的說可以開800斤,而呂布竟然能開1200斤弓,連張飛都自愧不如慨歎:這廝好大的力氣。
所以說,弓箭兵是有一定門檻的,短時間內無法速成。
而燕弩的優點也就在於此,其便攜性使得即使是剛入伍的新兵蛋子也能盡快上手。
這個趙整,簡直是個活寶了。
冉閔現在是越來越喜歡這人了,很有想法,很有創意,如果把燕弩投入守城戰中,一定會事半功倍。
“那麼這燕弩庫存有多少呢?”
“由於此弩是臣私自研發製造,並未上報,所以產量不多,僅有一千餘把。”
“那遠遠不夠,你至少要給朕準備五千把。”
趙整遲疑了一會,不過馬上又抬起頭,道:“不知陛下什麼時候要?”
“朕猜測這場大雪過後,趙軍就會準備再次攻城了,朕給你半個月的時間,能做到嗎?”
“陛下,這......恐怕超出極限了。”
冉閔不說話,仍舊凝視著趙整。
片刻之後,說道:“你隻需告訴朕能不能辦到。”
“......”
又是一陣沉默。
“如果將全部工匠集中起來製造燕弩的話,臣可以辦到。”
“那此事由你全權負責,有什麼問題直接找王司徒。”
“遵命。”
“另外,還有一件事,你即刻派人前往德勝門與鄧羌交涉,他那裏新來了一批兵卒,急需兵器甲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