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秘傳心法(2 / 3)

李子秋的聲音入耳。張靈雪不由得周身一震。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卻是《莊子》一書中少見的幾段可以說是直接談及修行的話,張靈雪自然耳熟能詳,知道其中的意思。李子秋這位與西林寺關係匪淺的少年神師,這一次口中所‘吟’居然不是佛經佛偈,而是玄‘門’之中的莊子南華,指點之意照然若揭,張靈雪又怎麼會不明白。

她深吸了一口氣,卻是沒有立時轉眼朝著‘玉’像望去,反倒是選擇閉上了眼睛,默默運聚玄‘門’心法,調息定氣,直到確定將自身調整到了鬆靜自若,心境纖塵不染的狀態,這才緩緩張開了眼睛,凝定在了眼前的‘玉’像之上。

耳朵隻能讓你聽到能聽到的聲音,思想隻能讓你聽見你想聽到的聲音,而隻有把這一切全數摒棄了,你才有可能碰觸到這天地間本然就存在著的一切。

道家之中,最本始原初的修行法‘門’就是“坐忘”與“心齋”,張靈雪的玄‘門’之術雖然是出自於天師府符籙一脈,但對於這基本的養氣功夫,卻是絕對不會陌生。而也就隻有置身在了這種狀態之下,她才終於感覺到了這盒中‘玉’像似乎確實有著的不同尋常之處。

就在她在真正處在這種狀態之下,凝目注視盒中‘玉’像的那一刹那,她就覺得盒中的那些‘玉’像,已然不再是些冷冰冰的雕塑,他們一個一個似乎都這一瞬間活轉了過來,他們擺出來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動作,居然恍若流轉了起來,簡直好象在下一刻他們就會直接跳出這‘玉’盒之外。

在張靈雪的眼中,那些或猙獰,或醜怪的麵容,在這一刻卻是如此地鮮活,他們在悲痛、在狂喜、在忿怒、在沉鬱,盡管這‘玉’像臉上不過寥寥幾筆簡單的線條勾畫而出,但那些如此迥然不同的情緒。卻就是透過這些‘玉’像那些猙獰醜怪的臉龐,如此明確無疑地流lou了出來,以至於張靈雪都要竭力把持,才能夠勉強使得自己那無悲無喜的心境,不至於‘迷’失在這如此濃烈的情緒之中。

李子秋雖然背對著張靈雪,負手望天,一派前輩高人的模樣,卻是一直支愣著留意著這邊的動靜,直到這個時候才回過頭來,望著早已全神貫注地凝望著眼前‘玉’盒之中那些塑像的張靈雪,嘴角浮出了一絲笑意。

他不是什麼仙佛中人,所製作的自然也不會是什麼降魔法器,這一套‘玉’雕塑像是由他繪圖定稿,‘交’待賈明遠與耿詢他們借著安家的財力,找來的高手匠人‘精’心打製出來的東西,其中每一個都經過他細細檢查,任何一道雕刻的紋路不合於他的要求,都被他剔除了出去,而要求重新打造。因為哪怕任何一點細微的地方不符合於他的要求,都會影響到這個雕像所能引發到的人類潛意識之中的種種情緒。

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裏麵,有著心理原型這樣的概念,生活在不同文明不同種族之中的人們,卻時常在對待很多問題的時候表現出了完全一致的情緒,這就是因為全人類的心理原型是共通的。而如果能夠把握住這些心理原型的範式,也就能夠挑引起接觸到這一範式的人們相類似的情緒。一個最典型這樣範式的例子就是在中西方都有的神話故事裏麵,一般都有著一個象征著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離開父母獨立的英雄離開家庭的開始,然後就是象征著社會關係發展的英雄尋找戰友,最後則是象征著孩童完全獨立為‘成’人,而超越了在孩童心目中擁有絕對權威的父親的英雄打倒惡魔。所以在麵對這樣的一種範式的時候,外國的讀者會為孫悟空大鬧天宮而歡呼喜悅,國內的讀者也會痛恨外國神話中那些後母們的惡毒。

在現代心理學中對於這種心理原型的應用也有所研究,在現代的心理診所之中,有不少都會擺放一些有著特殊代表意蘊的玩具、擺飾之類的東西,在不經意間讓進來的就診者隨機選取,以從中窺探出一些隱伏於他們潛意識之中的信息。而李子秋現在所拿出來的這些雕像,事實上就是居於同樣的原理,再結合他自己一些獨特的研究,而設計出來的一套可以引發潛藏於他人心中一些隱密情緒的加強版心理模型塑像。

張靈雪的眼神,忽然在一個雕像上停頓住了。這個雕像紅發靚臉,四支獠牙突出‘唇’外,說不出的猙獰醜惡,但張靈雪卻偏偏第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這個雕像是個‘女’子,就覺得對這個雕像,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親切與熟悉。在那雕像一片靛藍‘色’的臉上,眸子卻是點染成兩點漆黑,張靈雪的眼神一觸及這雕像的那種眸子,就再也挪動不開,隻覺得那雙黑‘色’的眸子在這一刻儼然化成了兩個不斷旋轉的旋渦,將她的所有意識吞卷了進去。

衝天而起的熊熊大火刺痛著她的眼睛,耳邊傳來那無盡的獰笑與哭喊,那閃耀著寒光的刀鋒,揮濺在空中的鮮血,那種撕心裂肺的憤怒與痛苦,那種無能為力的恐懼與絕望,那一段張靈雪自己以為早就已經封閉在心靈最深處的記憶,那一些張靈雪自己以為早就已經忘卻了的情緒,卻就在這一刻如此難以節抑地湧了上來,充斥著她整個身心。那如此濃烈的情緒,在這瞬間幾乎淹沒了她所有的意誌,她下意識地張著嘴大口大口地呼吸著空氣,但卻似乎連這樣都難以緩解得了一絲半點那種近乎於窒息的感覺,在那凜凜夜風之中,她整個人的身形甚至於都已經抑製不住地微微顫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