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傑不禁對張蒙佩服萬分,此事竟是安排的如此周詳。估計那謠言也是張蒙散播的。
隻是奇怪的是贓款明明是伍仟伍佰萬兩,張蒙為什麼少報了兩千五百萬兩。想來想去也想不通張蒙要留下這兩千多萬兩做什麼用。既然想不通索性也就不去想了,估計張蒙在人群之中也不會在藏太久。於是又差人清點出兩千餘萬兩的銀子拉回總督府內。靜等張蒙現身。
果不其然,沒過多大會的功夫,張蒙扛著一把大傘從遠處走來,邊走邊喊:“大阿哥與栗大人回京述職,咱們老百姓沒有什麼好相送的,這把萬民傘代表著咱們沿河百姓的心意,萬望大阿哥與栗大人收下,也好叫皇上知道二位的功業。”
這把傘也的確夠大,整個傘撐起來有三米見方,傘上綴有許多布條,布條上用來寫贈送人的名氏,傘頂則書寫著二人的功業,和為地方所做的事情。這把傘有個名堂,叫做萬民傘。在清朝中晚期,地方官離任時比較流行的就是送“萬民傘”。其意代表這個父母官像傘一樣庇護著一方老百姓。如果這個官員被撤職或者降職仍然有人送傘,那就說明這個官員絕對是個好官。但是用血來書寫姓氏的萬民傘怕是這普天之下第一把也是唯一一把吧。
張蒙走到哪,哪裏的百姓便站起身來,咬破手指,在那傘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之後讓開一條道路讓張蒙走過。等張蒙走到唐漢傑麵前的時候傘上已經寫滿人名,雖說萬民有些誇張,但是幾千人的名字也絕對是有的。張蒙將傘遞到唐漢傑麵前,見唐漢傑身邊的人接過去後又偷偷塞到唐漢傑手中一封書信。之後轉身對周邊的老百姓說道:“皇上急招大阿哥回京,大阿哥若是在不離去怕是犯了欺君大罪,隻怕到時候不是死也是死了。各位父老鄉親們,請大家給大阿哥他們讓開一條路,咱們沿路相送就好了。相信有了咱們送的萬民傘、還有地方官員的稟帖,隻要咱們的皇上是個好皇上,就一定能夠給咱們的大阿哥和栗大人一個公平的。咱們就不要在這再攔著了。”
張蒙的話如同附有魔力一般,車隊前的百姓紛紛向兩邊讓去,讓出一條道路。唐漢傑帶領著車隊便從這條道路緩緩向京城駛去。沿途百姓直送出三十餘裏,直到再也看不到唐漢傑的車隊之後才相繼離去。
而在總督府外,張蒙周圍聚著十幾個人,這十幾個人有散播小道消息的、有帶頭寫血書的、有帶頭讓路的。張蒙給這十幾個人一人一個元寶,說道:“戲演得不錯,改天我要是拍電影的話絕對找你們做臨時演員,保證你們能拿奧斯卡最佳臨時演員獎。”至於這銀子的來路,恐怕是從那二十餘名官員手中扣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