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一亮第五道聖諭已經快馬送來。這一次道光帝連同栗毓美一並傳召入京,唐漢傑敢不聽道光帝的旨意,拖延時間不及時返京,栗毓美卻沒有那樣的膽量。於是接下聖旨之後栗毓美便收拾好行裝前來拜見唐漢傑。要求與唐漢傑一同上路,返京參見道光皇帝。唐漢傑雖然顧慮繁多,卻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也就同意與栗毓美一同返京,不過他做的準備要比栗毓美充分的多。沒收的全部髒銀、貪官的罪證,這些他都帶在身邊,髒銀太多隻能用車馬拉著,再加上雙兒、珂珂還有小三子、魏勝波,這又組成了一支長長的隊伍。這樣的一支隊伍想要走的太快也不可能。大清偵察連的隊員除了魏勝波之外其他人都藏回山中繼續訓練,飛龍B組的隊員們則是遵從李增剛的指示,暗中跟在隊伍後邊。
一行人準備妥當已是晌午時分,總督府這一上午的騷動自然驚動了不少當地百姓,百姓們爭相詢問,最後不知哪裏傳來的謠言,說是大阿哥與栗毓美大人被召回京城要在京城處斬。栗毓美接連五年治水早在民間受到老百姓的愛戴,唐漢傑此次斬殺數百名貪官也是深入民心。知道消息的老百姓都為這兩位叫屈。也不知道是誰組織的,周圍十裏八鄉的老百姓都聚到總督衙門門前長跪不起,前來的百姓越來越多,使得整個車隊想走也走不了了。唐漢傑隻好讓傳旨之人先行回京複命,向道光皇帝說明此處的情況。那傳旨之人也算是個正直的,對唐漢傑與栗毓美二人欽佩萬分。回京後加油添醋地向道光帝回複,說百姓如何愛戴二位,苦苦相留,致使二人無法脫身回京,道光帝聽完傳旨人的回複後,心中那杆秤也向唐漢傑栗毓美二人傾斜了幾分。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隨著百姓越聚越多,那二十餘名未被斬殺的官員也來到了總督府外,其中暫代兩省巡撫的官員捧著一封折子遞到唐漢傑手裏,說道:“下官二十餘人向皇上上書一道奏折,請大阿哥代為呈上。唐漢傑不解地接過奏折,好奇地打開看了看,看看奏折,再看看這二十餘名官員包著的手指,那沒包好的手指上還露出一條深可見骨的傷口,看到這唐漢傑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就算寫血書也沒必要把手指頭割成那樣啊,這事找不到別人頭上,除了張蒙別無二人。
那血書洋洋灑灑數萬字,文采斐然。大意就是大阿哥與栗毓美一心治水,可惜部分官員還是從中盤剝賑災銀款,大阿哥問起此事,那些貪汙的官員不但不把大阿哥放在眼裏,還幾次暗中派遣殺手殺害大阿哥,綁架福晉,其中還有鼻子有眼地說某位寫血書的官員得知被綁架的福晉關押的地牢位置才將兩位福晉救出。之後又是誰誰誰見事情敗露起了殺意,要將大阿哥等人置於死地,誰誰誰又拚死力保大阿哥周全。再之後大阿哥如何英勇,徒手斬殺百十名官員,之後查處髒銀三千餘萬兩白銀,原想盡快將髒銀盡數押往京城。以解國庫空虛之困,誰知百姓因治水之事十分愛戴,愣是不舍得放二位回京。這其中又將治水之事連吹帶捧地把唐漢傑誇耀了一番,什麼身先士卒、親赴災區、先天下之憂而憂之類的詞彙筆筆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