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商人之所以落魄,資本的大小並不是主要原因,大清朝的閉關政策下隻準許廣州一處通商,而英國方麵在此時卻是由東印度公司獨家壟斷與大清的貿易。這就致使許多來華的英國商人無法從清朝采購到茶葉、絲綢、瓷器等暢銷產品。如果非要用什麼來形容當時的情況的話,那沙漏最為合適不過了。大清如同沙漏的一邊,世界在沙漏的另一邊,廣州則是連接大清和世界的那個小小通道。
即便是那些比較成功的英國商人也很難在中國賺到很多的錢。因為他們從英國帶來的商品諸如:鍾表、地球儀、睡衣睡帽、鋼琴等等在中國根本賣不出去。為什麼那?第一,大清朝不允許英國商人私自買賣,中外的貿易必須經過廣州十三行之手;第二,就算他們有辦法私自買賣也找不到客戶,因為大清的老百姓買不起。
把這些東西再帶回英國?搭上運費不說,還占了從大清采購的物品的地方,采購的東西拉不回英國去在當地放著也不賺錢。這就造成了不少英國來的商人套在當地,成了落魄商人。
但是這些商人最終還是找到了打開大清市場的東西—**,這種東西還是走私的,連關稅也省了。從乾隆晚年就有少數的洋人開始走私**。到道光十一年(也就是現在),**走私已經呈現泛濫的狀態了。到現在為止,依然落魄的必然是不曾染指**的商人。
很快,一個名叫埃布爾的英國機械商落入了張蒙的眼中。埃布爾從英國帶來了十台蒸汽式織布機來到大清。來到大清的一年裏,埃布爾四處奔走遊說,卻是連一台織布機都沒有賣出去。到了這般田地,換成其他人或者早就灰溜溜地返回英國,打不了在英國從頭再來。或者說轉行走私**,大賺特賺。可是埃布爾並沒有放棄,依然在推銷著自己的織布機。當張蒙令耿偉放出風聲,說要采購一台織布機的時候,埃布爾第一時間趕到了張蒙的住處。
見到張蒙第一眼的時候,埃布爾跟潘繼業的感覺一樣:張蒙這個人一眼看不透,但是從表麵上看絕對不是商人一類。
埃布爾自然開門見山地說出所來的目的,並且將織布機的性能如何節省人工,如何方便操作諸多事宜一一講解。張蒙一言不發隻是傾聽。
待埃布爾講解完之後,張蒙才說道:“不錯,不錯。”
埃布爾聽到如此評價心裏樂得如同花開,說道:“張蒙先生,請您相信我的機器,相信我的人品。我不得不承認,在大清國,您不會找到比這更好的織布機了。請相信您的選擇,購買了我的織布機後,它會帶給你無盡的財富。”
張蒙說道:“不錯,埃布爾先生,您的織布機在今天來說的確是相當先進的。我也的確有購買的想法,隻不過我沒有錢。”
埃布爾笑著說道:“沒有錢沒問題,您可以使用大清的貨物來交換我的織布機,比如茶葉、陶瓷、絲綢,當然我更希望您用茶葉交易。”
張蒙盯了埃布爾半晌,冒出一句:“不好意思,貨,我也沒有。”
埃布爾鼻子差點沒給氣歪了,要錢沒錢,要貨沒貨,那你還放出風聲要買織布機?沒錢你買個毛線啊!
張蒙正想在說些什麼的時候,鄰院裏傳來了一陣打罵聲,隻聽一個憤怒的聲音喊叫著:“有錢去抽大煙、去賭錢、去逛窯子喝花酒,你沒錢交房租?今天你要是再交不出房租,咱們就去見官!”
話音剛落,一個懶洋洋地聲音又傳到耳畔:“東家您再給寬限幾天,我這不是在淘換著嗎!等我這幅畫賣掉之後,我就給你房租。”
“就你那破畫,誰買啊?還四千四百五十二兩?拿冥票子買人家都嫌貴。”
“我這畫不賣不識貨的人,這可是當朝大阿哥親筆所畫!”
“我呸!就這畫連個落款都沒有,還大阿哥畫的,你說出去也要有人信才是!”
“我可不是吹牛,這可是大阿哥親手交給我的。”
“大阿哥認識你是誰?要是你認識大阿哥能混成現在這副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