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暈頭轉向(1 / 2)

不知不覺,又到了比賽的時間,王揚想也不想,直接告訴眾人,推遲一點時間。

他要將這部分完成,總不能到了這個時候,還拖到第二天。

眾人也沒說什麼,他們並不在乎時間遲一點,這就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方便之處。

王揚靜下心來,努力的想著大和小,要用怎樣的形象才能讓明白並且認可。

他首先想到了大,俗話說天大地大,老子最大,天很大,無邊無際,地也很大,廣袤無垠,老子當然是最大,自己都沒了,其他還有什麼意義?

他沒有去畫天,根本畫不出來,眾人也不知道天是什麼。

他也沒有畫地,這倒可以畫出來,不過畫得小了,眾人不知道在畫什麼,畫得大了,又像是地圖。

他更沒有去畫自己,這個大的意義與另外兩個大並不相同。

“要找個所有人都覺得大的東西。”他眯起眼睛,思緒飄飛,腦海中閃過與眾人看見的一個又一個畫麵,那是他的記憶,也是眾人的記憶。

這份記憶中,有許多大的東西,但能夠十分清晰表達出“大”這個含義的,其實並不多。

所以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十分有特色的景物。

大山!

大山,是最能帶給眾人視覺衝擊的景物,也最具備大的含義,遠遠比地更來得有震撼力。

眾人見過很多大山,他們的遷徙路途之中,曾經翻越過連綿不絕的雪山山脈。其中的大山多不勝數。

他畫出了一座山,然後還給這山加了個高聳的山峰。可謂是峰巒疊嶂,壯闊不已。其中自然有“大”。

最後,他還十分小心的用非常纖細的樹枝,畫出了這座大山的溝壑,增加真實感。

這是很吃力不討好的一件事,山本就不好畫,想畫出點兒神韻來更是麻煩,但慢功出細活兒,王揚畫出來了。

他趕緊站到一旁,讓眾人觀看。眾人看完,對王揚點點頭,表示他們都看明白了畫的是大山。

於是他開始思索“小”,小就好畫多了,王揚直接點了一個小點,表示這是沙子。

沙子自然是很小的,更小的物質也有,不過沒人會在意那種東西。

眾人點頭,也明白了這是沙子。

“都明白了?那好!”

王揚就像之前做的那樣。將大的圖像全部連起來,指向大山。

小的圖像全部連起來,指向沙礫。

再讓眾人看,問他們是否理解。在他想來。這個過程應該不會出現特別的情況,因為這次他畫得特別明顯,大的就是大的。小的就是小的,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眾人的表現似乎也是如此。他們隻是一邊看著一邊點頭,表示看明白了。

就在王揚準備再繼續下去的時候。人群中忽然有了異議。

有些人表示看不懂了,他們叫了一聲,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然後指著圖畫用力搖頭。

或許是因為第一個異議的聲音出現,逐漸的,越來越多的人跟著搖頭,他們也表示看不懂。

這部分的人並不在少數,從一個發展到兩個,然後發展到一小半,最後竟然有大半的人都開始搖頭,態度轉變之快讓人震驚。

“什麼情況?”王揚有些茫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麼,看眾人的樣子,好似發現了什麼東西,所以一時間紛紛改了主意。

“我畫得有什麼不對嗎?或者哪裏表達得不清晰了?”王揚很困惑,一開始眾人還對自己點頭表示看懂了。

怎麼現在念頭一轉,一大半的人都在搖頭表示看不懂呢?

他來到了眾人的麵前,有些無言,對他們比劃了一下,又搖了搖頭,表達自己的疑惑。

眾人立刻伸出手,指指這張圖,指指那張圖,他們都在指著自己看不明白的圖,這麼多人一起指,多少有些眼花繚亂。

王揚隻好讓眾人停止喧嘩,找了一個大人過來,讓他指給自己看。

這是一個年紀不小的大人,王揚出生之時,他就已經出入森林了,有著豐富的閱曆和見識,溝通起來也比較迅速。

隻見他來到一幅大鹿小鹿麵前,指了指這幅畫,表示自己看不懂。

然後他又來到一幅大象小象麵前,表示自己看不懂。

他又來到一幅大人小孩的圖畫麵前,表示自己看不懂。

而看不懂的源頭,就是王揚剛剛畫下的兩幅圖,大山和沙礫。

王揚隻覺得腦袋和糨糊一樣,自己畫的畫又怎麼了?哪裏畫得不夠好?不可能啊,自己是所有人裏畫畫最好的了。

那為什麼眾人會看不懂?哪裏看不懂了?一個大,一個小,有這麼難理解嗎?

王揚又換了一個大人來,結果這個大人也一樣指出了前一個大人指出的那幾幅圖,最後指向王揚畫的大山和沙礫,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