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一株狗尾巴草(1 / 2)

“好問題!”王揚對李四豎起了大拇指,會思考就是好,思考得越多越好,腦瓜子就是得天天思考,得用,不思考就飩了。

要知道人生最輝煌的一段時間是高考前六個月。

這時你上知天體運行原理,下知有機無機反應,前有橢圓雙曲線,後有雜交生物圈。

外可說英語,內可修古文,求得了數列,說得了馬哲。

溯源中華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陸海百萬千,既知音樂美術計算機,兼修武術民俗老虎鉗。

高考一過,隻曉得通宵玩遊戲。

王揚對此深有體會,就像現在過去了十幾年,隻知道殺豬宰牛打老虎,這也算響應了**,知識青年上山去。

要他現在解釋黏土裏的變化可真是麻煩。

他也不打算解釋,直接捧了把黏土,就在那一通狂捏。

還真別說,這黏土一濕,就像小時候的橡皮泥,倒有了幾分童趣,他做了個碗,放到一旁風幹,然後讓眾人停下來休息。

兩天過後,黏土的表麵基本都幹了,有了那麼點兒樣子,然後他開始鋪了一層層的幹草,將碗放到幹草中間,燒了起來。

青煙四起,烈火呼嘯,隻進碗在火焰中閃爍明滅,灰色的煙和淡淡的水蒸氣一起升上天空。

幹草燒得很快,王揚時不時的加料,一燒就是一整天。

碗的表麵多了些黑灰,除此之外看不到任何變化。

到了晚上,這些幹草也燒得差不多了。王揚就不燒了。

眾人陪他幹看了幾天,愣是啥都沒看明白。心想這是這是要做啥?

又過了一天,王揚撿起了那碗。表麵還有點溫熱,但已經變得很硬。

這是因為在高溫下,黏土會發生永久性的改變,這時候它就不是土了。

王揚手上的這個碗,算不上陶,也不是瓷,更不是磚,隻是一個有了些須變化的半成品,原因很明顯。溫度還不夠高。

燒陶燒瓷的溫度需要大幾百度,比錫高出幾倍,到了那時候,才是完全的變化。

而他手中的這個碗,說不好聽點兒就是四不象。

王揚拿著這個“四不象”,放到水中清洗,將外表的黑灰擦去,然後從水中拿了出來。

它的表麵有點兒粗糙,這也沒有辦法。但它卻沒有因為水的清洗而溶化掉,依然堅硬。

眾人接過以後,這才意識到那些黏土經過煆燒後,出現了翻天地覆的變化。

而為了讓他們明白這種價值。王揚用小碗裝了清水,點上火,準備煮沙鍋吃。

水慢慢沸騰起來。碎肉丟進了碗中,沒過多久。就傳出了肉香,眾人抹了抹鼻子。雙目發亮,意識到原來它也可以煮東西,這麼說來,豈不是比錫鍋更好用?

當然比錫鍋好用,錫的熔點太低了,放在火上煮東西得估摸著溫度,萬一要是高了,整口鍋就沒了。

黏土做的陶瓷自然可以煮東西吃,但是傳熱實在太慢,除了特定的沙鍋,沒人喜歡這麼幹。

就在這時,大家驚呼起來,驚動了王揚。

隻見那碗原本清晰的開水中,忽然多了一抹橘黃色,橘黃色快速擴展開,將水混沌。

這又是咋回事?眾人看向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