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孝恭的問話後,李崇義趕緊轉過身來,扭頭看向他。見到他一臉大驚失色的樣子,李崇義這才想起來,自打昨個兒晚上把這個火爐用煤球點燃後,除了那些個家丁之外,還從未告訴過其他人呢。
登時,就心亂如麻的李崇義,一想到昨個兒下午自己和丫鬟翠兒兩個人在這個堂屋客廳裏的對話,竟然都被李孝恭給知曉了,想必定然是隔牆有耳目,至於這個火爐的事情想必他應該也是略微知道一些的,隻是頭一次見到火爐卻不認識叫不出名字罷了。
在心底糾結好一番後,李崇義絕得還是效仿上一次坦白從寬的好。當然了,還是要把這個火爐的來源一起推給自己病重不省人事期間夢遊到桃花源的夢境。拿定了主意後,李崇義便站起身來,走過去把火爐給搬了過來,為在場的三個一無所知的人講解了一番,火爐和煤球的來曆,以及功用。
當李崇義言之鑿鑿地講述完畢後,在場的三個人聽的是目瞪口呆,大驚失色,嘖嘖稱奇,同時,也都為李崇義能夠現學現賣,並且還實驗成功了,對這個以前在眾人眼裏朽木不可雕的他生起了幾分敬佩之情來。
坐在圓凳上若有所思的李孝恭突然覺得既然世上海存在著由幾十上百萬年前的樹木變成的化石,可以替代木柴做燃料,而且,還有這樣一隻看起來頗為別致用來裝煤球的火爐,而他又想到這些都是自己的兒子在患病期間夢遊到桃花源裏親眼目睹到的,好歹自己的兒子又活了回來,就因此而新貨的福了。
“義兒,照你說來,製作成煤球的煤炭石是從咱們李家封地的山上采來的,也就是說,那一座山上定然還會有很多這種煤炭時,我說的對不對?”思忖片刻之後的李孝恭,當即醒過神來,手縷胡須,一臉正色地向李崇義求證道。
“父親大人,你所言的及時。雖然孩兒昨日隻是差遣了幾個家丁去咱們李家封地的那座山上采集搬運來的,自己沒有親自前往,但是依照孩兒的判斷,那一座山上的煤礦石應該還有很多很多。不僅如此,在咱們大唐的全境之內,尤其是山西境內,保守估計像這些的煤礦山應該有成千上萬座之多。”李崇義見到李孝恭對於煤炭來了極大的興致,他趕緊“騰”地一下站起身來,向自己的這個父親大人信誓旦旦地拍著胸口誇下海口道。
可是,李崇義卻突然忘記了,他原本的托詞是自己在患病不省人事期間進入了桃源花見到了哪裏的人們采集煤炭石製造成煤球,用爐子燃燒而已。可是如今眼下的他,竟然還添油加醋地說出了煤礦石分布的地區,這是經不過心思縝密的人推敲的。一旦被人追問起來,定然是會讓人生疑的。
值得慶幸的是,在座的這三個對此一無所知、一臉惘然的三個人,都還沉浸在對於他們來說有些石破天驚的消息裏,還沒有反應過來。不然的話,就需要李崇義再一次的絞盡腦汁繼續把自己信手拈來的謊言編織下去了。
“山西境內?義兒,為父還從未聽人提起過有山西這樣一個有上萬座山的大地方,你來告訴未為父,這個山西指的是哪裏?”見多識廣的李孝恭,在抓耳撓腮苦思冥想了一番後,還是沒能想到自己的兒子口中所替到的“山西”這個地名指的到底是哪裏,登時,他一個深諳世事的老頭兒變成了個懵懂無知的小學童,一臉好奇地向李崇義請教道。
聽到李孝恭的問話後,李崇義登時就在心裏“咯噔”了一聲,暗自叫苦不迭起來:我去,剛才我怎麼就把自己在前世的現代世界裏的煤炭大省山西給脫口而出了呢,這下好了,被自己的這個不恥下問的父親給問著了,我又要繼續胡編亂造下去了。看來,以後自己要謹言慎行才是,要是天天都說漏了嘴的話,真不知道該如何一一補救了。
“呃,嗯。父親大人,昨個兒咱們府上的家丁們去的就是長安城外往西五六裏地之外的那一座封地上的山上采集到的煤炭石,想必那個地方的周圍應該也有不少山上有煤炭石。方才我想要的是西山,而不是山西,讓父親大人見笑了。”李崇義趕緊故作鎮定,略做思忖後,慢條斯理地向李孝恭解釋道。
“哦,原來如此。”李孝恭在聽完李崇義的這一番穿鑿附會的解釋後,心中的疑惑這才釋然了。不過,待他略一思忖後,當即雙手一拍,喜不自禁地道:“義兒呐,咱們李家的封地,在那一座有煤礦石的山方圓十幾裏地,都是咱們李家的封地,大大小小的山至少也有幾百上千座了。看來,這個煤礦石將來的用途還真不少呢,我李家補課能夠讓別人搶了先機。義兒呐,這些煤礦石,你打算怎麼開采,盡管去做就是,你也好有一個正經事兒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