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奴婢見到雲亭,她說在國公府不知從哪兒得了消息,知道您已經跟將軍和離。
為此老夫人和大夫人很是生氣,埋怨您不知好歹,當初一心一意要留在祝家,卻在祝家起複後離開。”
這就是了,為何四月份蘭側妃還有賞賜給她,如今卻不讓她進門了。
原來她已經與將軍和離,不好再嫁,對他們也沒有利用價值。
國公爺的老夫人,還是一如既往的作風啊。
黃之桐歎息,國公爺英明一世,卻沒娶到一位賢良夫人,不知心裏有遺憾嗎?
但也納悶,想起趙西漫的話,她和祝景瀾已經遠離京城,京城也幾乎沒有再談論過他們。
那麼國公府怎麼知曉他們已經和離?
太子的人一直在打聽祝家近況?
還是她身邊還有國公府的人,亦或者太子的人?
暫時想不出是誰,反正和離也不是秘密,隻吩咐清明:
“早點歇了吧。倘若國公爺醒了,能讓我去見一麵,咱們得立刻去。
若國公府裏還是被老夫人把持,咱們該幹嘛幹嘛,鋪子,莊子還得去。”
清明在榻上歇下。
黃之桐用石黛在紙上,給祝景瀾寫消息,告訴他,自己已經平安到達京城,安穩住下。
出門告訴山峰:“我在京城的情況,我會親自同將軍知曉,你不用另外彙報。”
山峰接過竹筒保證道:“知道了,姑娘,山峰不多嘴。”
冬月十三,巳時一刻,國公府傳來消息,國公爺薨了!
黃之桐沒意外,隻是有些難過,那個正直善良的老人走了。
她,連送一送的機會都沒有。
而馳勇將軍,再也沒有家了!
等了一整天,國公府也沒打發人來,叫她去府裏奔喪。
翌日,清明見到京城的三姑奶奶、十姑奶奶、十二姑奶奶陸續回去奔喪,依然沒人通知黃之桐。
黃之桐換上剛買的素服,帶著清明前往國公府。
他們不通知,她就自己去!
她隨著奔喪的人往裏走,卻依然被門房攔著,嘴裏還譏笑道:
“我們國公府,從來都沒五姑奶奶。”
黃之桐沒有堅持一定要進府,從門房退了出來。
沒有五姑奶奶就沒有吧。
也不顧來往奔喪的人看笑話,在巷子裏跪下。
奔喪,不過是盡後代的心意,在哪裏不是磕頭燒紙呢。
國公爺泉下有知,也會知她心意。
衝著國公府上院的方向,恭敬的行禮磕頭,點燃山峰送上的紙錢。
燒完紙錢後,默默離開。
晚上,馳勇將軍派人送來了,孫女所穿的孝衣。
第二日一早,黃之桐穿上孝衣,依舊在在巷子裏磕頭燒紙,默默離開。
國公府的家丁,得了老夫人的令想趕她走,馳勇將軍的人卻把她團團護住。
第三日亦如此。
至此,京城不少人都看到,國公府庶子的姑娘,回來給國公爺奔喪,卻被攔在外頭。
趙西漫的母親田夫人,還欲替她說情,黃之桐勸著沒讓:
“祖父疼我一場,我就這樣送他。
想他老人家在天之靈,不會怪罪我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