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遼國使團在領路宋使的七繞八拐下,也終於到達了開封。
大概是路上被繞煩了,耶律燕章的臉色看來很是不善,雖然都是掛著笑,但眼底的光芒卻瞧得人很不舒服。
使團入駐三日便拜見了皇上,拜見初畢,他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比武。
仁宗皇帝又氣又心虛,卻仍是嘴硬,推辭道使團一路辛苦,才下榻就讓勇士們比武,勝之不武。
就是那句勝之不武,讓耶律燕章當場就黑了臉,但他到底是個不好對付的角色,並未就此堅持立即進行,反倒是順水推舟地應了下來,將比武的日子定在了七日之後。
看他那神情,似乎也鉚著勁要在七日之後,給大宋一點好顏色看。
七日後,比武正式開始。
內容分為三個環節,正像之前絕倫科所設置的那樣,分為騎射、馬戰和陸戰三個環節,雙方各出三名選手,以抽簽的形式來決定各自參加的比武環節。
展昭抽中的是陸戰,折淩風抽中的是馬戰,而楚瑜抽中的是騎射。而遼國那裏,抽中陸戰的是阿奇怒,馬戰是耶合豐,而抽中騎射的,是號稱遼國第一神射手耶律奇。
結果出來的時候,展昭和折淩風都很為楚瑜擔心,但仁宗皇帝卻鬆了一口氣。雖然楚瑜的騎射不咋地,但這抽簽結果還是比較合他心意的。
展昭這一環節肯定不會有問題,折淩風的馬上功夫也是天下少有,未必就真的會輸給遼國人,打個平手就很長臉了,而楚瑜那裏麼,既然對手是耶律奇,輸了也不奇怪。因此就算他輸了,隻要展昭和折淩風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大宋也就不會丟臉。
再說了,也得輸一環嘛,不能讓人從遼國大老遠的來丟麵子。
仁宗這麼安慰自己。
所以幾乎所有人,包括楚瑜的騎射師父折淩風都認定楚瑜這一節是輸定了。
展昭那裏卻是另有一番打算。耶律奇是遼國第一神射手,輸給他並不丟人,但楚瑜新官上任,若能打敗一個遼國武士,就是大功一件,能立大威,對他今後的官途也大有好處,何況以他武功,似乎也能夠更精彩地打敗阿奇怒那樣的大力士。
而自己這裏騎射雖然一般,但總比楚瑜略強一些,就算敗給耶律奇也不致於輸掉太多。至於是否會對自己今後的前途名譽等等造成不良影響,就完全不在他的考慮之列了。
於是展昭找到楚瑜,委婉地向他提出換簽的建議。
但讓他意外的是,不論他如何苦口婆心擺事實講道理,楚瑜就是堅持不肯換簽,甚至還態度堅決地拒絕了折淩風的換簽建議。
楚瑜自己不同意,而皇帝的態度也是無可無不可,所以展昭與折淩風隻好作罷。
第一輪就是陸戰,幾乎沒有懸念,似乎遼國人自己也放棄了這一環。
阿奇怒是個大力士,力大無窮,勇猛難當,但行動上與展昭比卻失之靈巧,在交手的十招內,就被展昭以一招四兩撥千斤掀翻在地,他是個莽漢,輸了不認,起來又嚷著要再比。展昭也是好脾氣由著他不斷地挑戰,但每次都是在幾招內將他放倒。
到後麵隨著阿奇怒的執著難纏,展昭似乎也越來越不耐煩,放倒他的間隔也越來越短,從最初的十招漸漸減少到五六招,然後三四招,到最後一次的時候,阿奇怒才剛一動手就被展昭一劍橫在了頸間,動彈不得。最後隻得認輸下來。
“你們宋人耍詐!不敢同我比力氣!耍詐!”阿奇怒離場時兀自怒吼。
楚瑜氣不過,直接頂過去:“要比力氣別跟人比,非洲有得是大猩猩!!”
“非洲是什麼地方?大猩猩又是什麼東西?”展昭好奇地問折淩風。
折淩風學著楚瑜的樣子聳聳肩,搖了搖頭。
第二環是馬戰,折淩風對的耶合豐,倒是費了一點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