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記憶中的禮物(1 / 2)

何離離口中“沒有夢想”的孩子,才是芸芸考生中的大多數。

十八歲的少男少女沒有夢想,不是很正常嗎?

有夢想的又有幾個,又有多少人真的一直逐夢前行、完美圓夢?

2006年如此,往後的幾十年一樣如此。

沒有夢想的孩子,依然是大多數。

但這些孩子,也值得擁有燦爛的人生、美好幸福的生活。

“離離姐說的很好,隻知道學習考高分,沒有時間思考人生理想,在我們冀北很常見。”

“對於這類考生,不需要看第三頁,隻需要看第二頁,分數報考。”

“每一年的批次分數線不一樣,估分又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假設是估分500分左右的理科生,你需要篩選的區間是【520-480】。”

“上下各控20分左右的區間,然後進行篩選。”

白時的話說完,表格已經發生變化。

這次不再是指定專業的學校,而是按照520-480的順序。

將每一個學校的每一個專業,按照分數高低進行了排序。

顯而易見,又直中市場的要害。

學校的老教師,可能會有類似的推薦能力。

但大多限於他們所了解的大學院校,出了省外就成了推薦盲區。

以至於,在這個年代,很多冀北的高分考生,都沒辦法選擇到省外適合的學校與專業。

大數據淩駕於經驗之上,這是自然的優勝劣汰。

其實,白時可以做到更加準確的幫助報考。

2006年文理科的本科一二三批分數線具體是多少,他心裏記得滾瓜爛熟,區間可以縮的更小。

隻是十萬世的重生經驗,讓他懂得了一個道理:

放下內心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選擇!

“我,我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了……”

“白時,這些都是你一個人做的嗎?”

“你到底準備了多久啊?”

“辦公軟件表格我也會用,從來沒想過,還能做到這種事!”

“我現在真的要重新想想你說的提議了,幫人策劃報考方案這個項目,好像真的可以做。”

何離離內心強烈的動搖,也知道機會難得,稍縱即逝。

冀北省內的報考時間是6月12號起到18號。

此刻是6月9號夜裏。

如果真的要做這件事,前期的準備工作,宣傳工作,人員安排,一切要在10號與11號兩天內完成。

如果提前一個月與白時交流,何離離說不定會當場答應。

兩天……

太倉促了!

而且,這隻是考慮到人員和時間的問題。

啟動資金呢?

以現在的環境來說,一台電腦不可能滿足需求,還需要最少增加兩到三台電腦。

若是考慮到真的做起來了,這個電腦數量可能要再擴充。

光是購買電腦的費用,足以讓何離離搭上大部分的存款,還不一定夠。

很冒險!

這還沒包括宣傳費用。

萬一失敗的話,何離離承受不起這麼大的損失。

她還有剛剛高考完的弟弟要養啊。

她拿不出來錢,白時呢?

和弟弟一樣,一個才畢業的高中生,家境並不好。

不可能拿得出這筆前期投入費用。